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

促进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调研一 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总结(共10篇)

时间:2025-01-01 15:39:10 作者: 字数:70393字

第1篇:促进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调研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规划纲要确定的服务业发展总体方向和基本思路,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意义编辑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为此,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高度,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重视服务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服务业规模继续扩大,结构和质量得到改善,服务领域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在服务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过于看重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对发展服务业重视不够。我国服务业总体上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把服务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推进服务领域改革编辑

进一步推进服务领域各项改革。按照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将服务业国有资本集中在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深化电信、铁路、民航等服务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进国有服务企业改革,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服务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明确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公益性质,对能够实行市场经营的服务,要动员社会力量增加市场供给。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业企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的原则,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将营利性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并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配套服务改革,推动由内部自我服务为主向主要由社会提供服务转变。

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服务企业,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凡是向外资开放的领域,都要向内资开放。进一步打破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推进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各地区凡是对本地企业开放的服务业领域,应全部向外地企业开放。

三、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编辑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完善和细化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对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以及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软件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及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外包和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的服务企业,实行财税优惠。进一步推进服务价格体制改革,完善价格政策,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确定服务业用地的比例,对列入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一般性服务行业在注册资本、工商登记等方面降低门槛,对采用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工商注册登记和经营审批手续。

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国家财政预算安排资金,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国家继续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逐步扩大规模,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安排资金,支持服务业发展。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开发适应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发展前景好、吸纳就业多以及运用新技术、新业态的中小服务企业开展业务。

四、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编辑

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扩大服务标准覆盖范围。抓紧制订和修订物流、金融、邮政、电信、运输、旅游、体育、商贸、餐饮等行业服务标准。对新兴服务行业,鼓励龙头企业、地方和行业协会先行制订服务标准。对暂不能实行标准化的服务行业,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

积极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监管制度,坚决查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保护自主创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和监督检查,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对合理合法的收费项目及标准按照规定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落实职工年休假制度,倡导职工利用休假进行健康有益的服务消费。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引导城乡居民对信息、旅游、教育、文化等采取灵活多样的信用消费方式,规范发展租赁服务,拓宽消费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城镇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放宽进入城镇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增加有效需求。

发展人才服务业,完善人才资源配置体系,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及有关社会机构的作用,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抓紧培训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开放型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型人才,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服务机构。鼓励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发展,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服务体系建设,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

第2篇:促进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调研一

1、当前,我省服务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服务业已经具备有利的市场条件和宏观环境:

2、(一)指导思想

3、大力发展服务业,围绕“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辽宁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使其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引外商投资的最佳区域。可以有效地改善投资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必将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和动力,加快实现辽宁成为沿海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4、改善大中城市的产业结构。

5、第三,发展服务业具备市场需求优势

6、扩大服务业的产业规模。

7、则。遵循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式,大力推进服务行业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8、我省科技服务业优势明显,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具备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多、科技人员队伍较大和产业基础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具备现代科技知识的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宏大,知识、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高度集中,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资源。

9、第一,发展服务业具备区位条件优势

10、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发展服务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1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把大力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推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第一,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建设新型产业基地的战略举措 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是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改造升级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建设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国家新型产业基地。有利于减少对资源、环境、生态的消耗和依赖,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提高辽宁产业整体竞争实力。

13、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棚户区改造、零就业家庭就业、城乡困难群众救助等民生工程;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消费,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服务业具有门槛低、领域宽、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是我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14、逐步实现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长速度。

15、第一,坚持发展服务产业与强化公共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产业,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

16、近年来,我省不断增加对服务业的投入,交通运输、物流、商贸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领域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化进程快,不仅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而且还明显提高了服务业整体层次和水平,增强了产业支撑能力。

17、我省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工业存量优势明显。随着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需要,围绕打造国家新型产业基地目标,我省先进装备制造业、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临港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对金融、物流、科技、商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孕育了内在的需求潜力。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结构呈现明显升级,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迅速增长,社会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为商业、房地产、社区、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

18、消费和投资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9、第二,发展服务业具备产业基础优势

20、到20xx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实现5200亿元(20xx年价格),年均增长11%,占gdp的比重达到40%(比20xx年增加3个百分点)。

21、第三,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客观需要

22、第四,发展服务业具备科技人才优势

23、我省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区位地理优越,交通网络畅达,腹地资源丰富。随着“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对外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进程将明显加快,吸引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将明显增强。辽宁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龙头,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区。

24、提升服务业的增长速度。

25、在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

26、二、发挥优势,创造条件,抢抓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

27、第四,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社会就业的迫切要求

28、国家制定的关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一系列政策,为全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辽宁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广泛、更充分的空间和条件。围绕促进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又相继在推进流通服务业、发展旅游业、交通运输业、促进科技产业、信息产业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扶持政策,安排了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这些政策举措为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9、提高全省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

30、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31、第二,坚持利用市场机制与加大政策支持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推进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增强功能、优化结构。

32、的重要途径。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依托中心城市构建现代服务体系,积极承接国际服务贸易转移,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优化结构为中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培育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拓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着力开发面向农村的服务业,调整优化服务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促进服务业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增加就业。

33、第二,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完善市场体系的基本条件 加快发展服务业,建立健全商品市场和各类要素市场,有利于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有利于促进生产、流通、

34、(二)遵循原则

35、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强服务竞争力的基础上,把服务业的规模做强做大。到20xx年,全省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力争达到3200亿元,年均增长15%。

36、广阔的市场空间。

37、第四,坚持自主创新发展与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的原

38、(三)发展目标

39、增强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

40、当前,辽宁正面临着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是提高辽宁综合竞争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战略。

41、第三,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继续发展和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和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服务业及社区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先导先行、梯次发展、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42、第五,发展服务业具备政策环境优势

43、[20xx]7号)和《全省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的服务业发展任务目标,现就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第3篇:促进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调研一

1、员工福利。由于公司本身流动性大,导致员工的流动性也大,因此这类公司基本不提供员工福利以及为员工购买社保之类,甚至连合同也没有,比较尴尬的局面是,今天在这里上班,明天回去,发现公司竟然不在了。

2、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代理商的公司规模和信用等级以及资金监管第三方的独立性,这样才能避免投资过程的额外损失。

3、回顾过去,工商部门对目前出现的不规范的投资公司的管理探索,目前只是在市场准入方面刚刚起步,并且准入的门槛和审核程序尚需完善。而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位、监管部门的缺失,私人的投资公司经营中的问题屡见不鲜,一些经营者打着“投资”旗号虚假宣传、非法“圈钱”,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所以工商部门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工商部门的管理

5、(3)法律层面上,工商部门进行市场监管应具有相关法律依据。尽管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投资公司的法律法规.但投资作为一种市场经营行为,理应在法律框架下活动。工商部门是我国主要的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绝大部分法律法规,既适用于一般企业,也适用于小型投资公司等新兴行业。例如该市场存在的垄断、不正当竞争、合同欺诈、虚假出资注册等违法行为,正是法律法规赋予工商部门的管理范畴,其资产变更登记、商标、广告等市场行为也需要工商部门依法实施规范和保护

6、(1)理论层面上,政府部门应积极介入对大大小小的投资理财公司的监管。我国理论界已经认识到这类投资公司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又是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既能极大激发和实现投资欲望,又是众多市场纠纷和异常风险的重要来源。在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的阶段,一旦缺乏有效的约束,就极易诱发市场风险。而政府监管的作用就是减少外部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保护公众利益。因此,政府既要为这类投资公司这一长期隐性发展的新兴行业合法“正名”,拓展多样化的投资渠道.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又要避免其可能引起的市场风险,规范经营秩序。

7、其次,他们名为投资公司,其实是香港或其他外国公司在内地的代理,专门招揽客户拿钱到外国的平台上炒作,经营的业务大都是打擦边球,钻灰色地带,经营地下黄金外汇交易等,这些平台的可信度和安全性都值得商榷,更为离谱的是有时连平台都是假的,可能只是一个对赌平台,致使资金未能入市,投资者的亏损最终落到这些公司手上。

8、公司产品。这类公司开发的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大得惊人,而且风险几乎为零,具有极大的诱惑性。下面是一份我在调研期间获得的内部宣传资料,以其为例,该公司在理财产品的对比中,竟然宣称年收益率达到112%,比其他正规的理财产品高出数十倍,而在风险方面却比其他产品可控度高。

9、公司成立。在现实中,这类公司的名字各异,诸如投资顾问、管理咨询、商务信息咨询、财富管理等,但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由一个或者几个出资人注册成立,注册信息一般准确无疑,可以随便找家公司代劳,成立成本基本不高,就算注册金标注为五十万,也可以是垫资成立,注册后再分批转走资金。

10、(2)实践层面上,目前该行业市场秩序混乱,亟需规范。我国的这类投资公司一直游离于法律法规监管之外,没有规范,问题在所难免。这些投资公司打着“投资”、“投资管理”的名号招募员工,在对何为合法投资、何为非法投资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下,他们要么选择风险极大的投资品种,要么无视信托责任赚取手续费和佣金。因此,极大的盲目性决定了这类公司的高风险性和社会震荡性,亟需相应监管部门来加以规范。

11、国家层面

12、这次调研是我又一段宝贵的社会经历。一开始我也是抱着对投资行业极大的兴趣去寻找这一类公司,还接受了他们的培训,学到了一些在关于黄金外汇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知识。但是后来通过跟其他从业人员和同学的交流,以及较为敏感的观察力,我认识到了这个行业的不良风气以及正在产生的或将会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因此我想将它做为一个调研,不仅仅是对现状的调研,

13、培训。不管面试者是应聘哪个职位,面试过程中都不会得到岗位、工作说明、薪酬、福利等答复,而是直接面试通过。通过之后都要接受无薪培训,而这恰恰是这类公司最热衷的事情。所谓培训,其实是一个传销洗脑的过程,无非就是教授一些简单的证券投资理论知识,再发动一群人做虚拟盘交易,鼓吹这个行业赚钱很容易。

14、通过面试进入某广州投资公司,亲身经历,深入到这个行业中去,观察该公司的日常运作,适当地询问从业人员,再辅以同学(在其他的投资公司)之间的交流。

15、黄金外汇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在选择这些品种的代理商和交易平

16、招聘工作。招聘工作几乎是这个行业各个公司每天的主要工作之一。他们的招聘信息铺天盖地,在各大招聘网站,时时刻刻能见到这类公司的招聘信息,而且不断更新;招聘岗位设置很完善,既有实习生,也有操盘手、分析师、经理、总监等职位,看似对人才的需求很大。应聘这类公司一般是直接去公司面试,面试时间不定,面试场所很随意,过程极为简单,面试者几乎都被“录用”。

17、(1)目前一些国内正规的黄金平台普遍存在夜盘缺失问题,隔夜跳空缺口较大。受制于国内正规市场黄金交易时间太短、手续费太高,才会有不少投资者冒着资金的风险,纷纷投入地下炒金行列。然而,不少投资公司从事地下炒金炒汇活动,高杠杆、代客操作刷手续费、与客户对赌、挪用客户保证金等手段容易导致投资者爆仓、血本无归。因此,投资品种多样性有待加强,交易时间段有待完善。

18、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积累了或多或少的财富,投资保值获取收益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将钱投资于金融市场。而目前国内的投资产品较为有限,主要有房地产、股票、大宗商品期货等,较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才导致了地下投资公司泛滥,运营不规范等问题。以下主要从四个角度为这个行业出谋划策。

19、公司经营。首先,这类公司一般在广州比较高档的写字楼上班,特别是在天河区,中信广场、大都会广场、财富广场、维多利广场、羊城国际商贸中心遍布大大小小上千个“投资”公司,而且是层出不穷,不断有旧的公司倒闭,也有新的公司成立。

20、从业人员一定要有专业知识和执业证明,要负有一定的信托责任,保持良好的从业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21、更多的是为这个行业正常发展出一份力。中国的资本市场开放才30多年,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经验,我们根本无法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狂风巨浪。回望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19年金融危机,发达国家不管在什么样时候都能将他们在资本市场上的恶果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而我们却无力抵抗。未来的战争,是通过货币等资产掀起的资本金融战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总结,从上到下,从政府管理层到人民群众,都对资本市场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保护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

22、公司成立、员工福利、运作方式、招聘培训、社会影响、发展方向

23、从业人员。这类公司的日常的成员主要有三类人。一是公司股东,每天管理公司,自己操盘做交易,偶尔负责面试;二是极少数的正式员工,头衔多为总监、经理、分析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历,每天负责面试、培训、带头做虚拟盘;三是面试通过的无薪员工,这类人一般是学历较低又具有很大投机性的人群,多为外地人,每天就是接受培训然后做虚拟盘交易。无薪员工在往后就会被要求用自己的资金入市操作,名为接受考察以便成为操盘手,实为公司客户,给老板带来佣金收入,再往后还会被鼓吹拉更多的客户入市操作,赚取佣金分成。

24、(2)尽管国家在近几年推出了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但这些投资产品都仅限于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广大投资者都只能选择没有资金限制的股票、基金等投资产品。然而在这之中,股指期货推出的初衷是为了让整个股票市场更加稳定,但事实事与愿违。大盘指数常常被股指期货绑架导致个股跑输大盘的现象,而股票t+1和股指期货t+0更是极不相称。因此,股票t+0应适时推出。

第4篇:促进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调研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财税[1995]52号规定,农业产品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生产的各种植物、动物的初级产品。

上述企业外购植物再种植,然后销售,属于种植业、林业范围,应该是属于农产品的免征范围,不缴纳增值税。

种植花卉、苗木是否免征企业所得税

免税优惠政策

1.法定项目免税,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初级农产品;(2)避孕药品和用具;(3)向社会收购的古旧图书;(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6)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7)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2.其他免税项目

(1)销售再生水;以废轮胎为全部原料生产的轮胎粉;翻新轮胎;污水处理劳务(财税[2008]156号);(2)生产销售、批发、零售有机化肥(财税[2008]56号);(3)农民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自产的农产品(财税[2008]81号);(4)农民合作社销售给本社员的农膜、农机、化肥、农药、种子、种苗(财税[2008]81号);

3.不征税货物或劳务,依据我国的增值税相关规定,下列项目不征收增值税:

(1)供应或开采未经加工的天然水(如水库供应农业灌溉用水,工厂自采地下水用于生产)(国税发[1993]154号);(2)卫生防疫站调拨或发放的由政府财政负担的免费防疫苗(国税函[1999]191号);(3)军队、军工单位和军**品(财税字[1994]第11号);(4)残疾人用品(财税字[1994]60号);(5)农村电网维护费(财税字[1998]47号);(6)邮政部门、集邮公司销售集邮商品(国税发[1995]76号);(7)代购货物行为,凡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不征收增值税(财税字[1994]26号):①受托方不垫付资金;②销货方将**开具给委托方,并由受托方将该项**转交给委托方;③受托方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与委托方结算货款,并另外收取手续费。

第5篇:促进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调研一

为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发展领域、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xx‟7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xx‟7号文件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鲁政发„20xx‟66号)等文件精神和青岛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有关要求,结合胶南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工作指导转变,把繁荣发展服务业放在事关全局的战略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服务业快速发展。20xx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2.4亿元,同比增长16.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1%。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服务业发展仍相对滞后,存在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等问题,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作为衡量是否实现工作指导转变的重要标志,转变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把服务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瓶颈

制约;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吸纳城乡新增就业、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胶南做出更大贡献。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优先发展服务业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坚持服务业发展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民营经济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做足特色、做强地位,加快构筑广就业、增税收、强辐射的服务业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突出发展服务业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新领域,形成服务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加快载体建设,完善政策和投资环境,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服务业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3%以上,到20xx年达到40%以上;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到20xx年所占比重达到40%以上;服务业地方税收到20xx年占全市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6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到20xx年达到30%以上。

三、突出发展服务业七大重点产业

(一)商贸流通业。调整和优化商贸流通业布局和业态结构,扩大消费,增强消费功能、商务功能和集聚辐射能力。加快新型商贸业态的引进,培育建设一批综合带动力强、发展业态新、就业容量大、城市化推动力高的服务业大项目。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业改造提升步伐,形成以大型购物中心为骨干,以超市、专卖店、直销店、便民店、仓储式商场等为特色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销售网络,打造中心商贸区,建成商贸集聚区。构建多元化商业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品牌代理、特许加盟等现代经营模式,发展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业务,完善商业网络体系。突出建设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特色市场、菜篮子市场、社区专卖店,形成深购远储、高效畅通的批发经营网络和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的零售商业格局。

(二)旅游度假业。立足打造中国北方最具特色的休闲度假目的地,以青岛创建“中国最佳度假城市”、“奥帆赛”和“桥隧”通车为契机,按照“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务求精品、梯次推进”的原则,近期重点开发“两山(大珠山、小珠山)、一岛(灵山岛)、一湾(灵山湾)”,将大珠山、龙门顶和灵山岛三点连接成线,以此启动海上旅游,打造灵山湾高端休闲度假区,促进全市旅游业加速转型升级,实现突破发展;五年内重点开发“一台(琅琊台)、一湾(龙湾)”,同时按照“山海一体、城乡统筹”模式,

(三)房地产业。全面落实国家房地产业政策,按照“三个面向”和多业态发展房地产的要求,科学编制近期和中长期房地产发展规划。面向低收入家庭,重点规划建设廉租住房;面向城市中等收入家庭及城市规划区内农民,重点规划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和中小套型限价住房;面向高收入家庭和外地购房群体,适量规划建设精品楼盘和高档社区;鼓励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星级酒店、商务楼、写字楼、大型商场(超市)和通用厂房。着力引进高层次开发商和运营商,引导本地企业学习先进开发经营理念,进行广泛合作,提升整体品质和配套环境。加强策划宣传,面向青岛、放眼山东和全国宣传滨海宜居、山海相映的城市特色,大力推介房地产业,吸引更多的外地消费者来我市投资创业、安居置业。规范物业管理,加大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考核力度,健全物业管理市场准入清出制度,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四)楼宇总部经济。规划建设行政办公中心周围中央商务区,打造集商务办公、金融服务、文化休闲、研发中心、总部经济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中心。加大总部经济招商力度,瞄准国内100强、世界500强和拥有驰名商标品牌的企业,引进一批企业总部、地市总部、采购中心、金融物流中心、法律会计中心入驻。支持重点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嫁接改造、资本重组和上市等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市场资源,壮大企业总部。

第6篇:促进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调研一

推动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发展,对繁荣文学创作,引导文艺创新,提升数字出版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培育出版产业新的增长点,丰富网络内容建设,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就网络文学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根本方向,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追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紧跟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始终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推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和积极向上。

(二)基本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把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相统一;坚持深化改革与促进发展并重,规范管理与扶持引导并举,形成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生动局面;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运用,以精品战略、品牌战略和重点项目为带动,激发网络文学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创造热情,构建优势互补、良性竞争、有序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发展目标。用3至5年时间,使创作导向更加健康,创作质量明显提升,陆续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深受群众喜爱的原创网络文学精品;使运营和服务的模式更加成熟,与图书影视、戏剧表演、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形成多层次、多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在网络内容建设和文艺创新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培育一批原创能力强、投送规模大、覆盖范围广、管理有章法的网络文学出版和集成投送骨干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数字出版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重点任务

(四)把握正确导向。引导网络文学创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作为创作表现的主体,作为审美的鉴赏者和评判者,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内容创作和传播的出发点、落脚点;引导网络文学创作植根现实生活,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倡导网络文学创作塑造美好心灵、引领社会风尚,使网络文学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等方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实施精品工程。引导网络文学企业把出版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努力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引导网络文学企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倡导网络文学企业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不断增强网络文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设立“网络文学精品工程”,支持网络文学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点出版工程项目,在选题立项、作品生产、评选、评奖、表彰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六)不断提升作品质量。把内容质量作为网络文学的生命线,积极引导网络文学讲品位、重格调,弃粗鄙、戒恶搞;建立网络文学内容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健全作品抽查、阅评制度,完善符合网络文学作品出版特点的审读流程及管理办法;支持网络文学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有利于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的编、审、发出版全过程质量评估体系和控制机制。

(七)健全编辑管理机制。完善网络文学编辑人员管理机制,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健全网络文学发表作品的作者实名注册、责任编辑及出版单位署名等管理制度;以明确范围、规范程序、强化监督和责任追溯为重点,加强网络文学编辑人员内容导向判断和艺术水准把关的发稿能力建设,加强网络文学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引导企业建立有利于落实编辑责任制的考评办法和激励机制。

三、保障措施

(八)开展网络文学评论引导。充分发挥文学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作用,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实事求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明立场,说真话、讲道理;遵循网络文学创作传播的规律和特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文学作品内容研讨和评论,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认可作为衡量标准,综合作品价值取向、艺术水准、审美情趣、读者口碑,凝聚社会共识,逐步建立科学的网络文学作品评价体系,切实改变文学网站单纯追求点击率倾向。

(九)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大推动网络文学与新媒体的融合力度,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多种内容资源、媒介渠道、技术应用、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优势互补;支持网络文学企业加快信息应用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产品技术标准等高新技术的研发研制及应用推广;鼓励网络文学在选题管理、制作生产、内容表现、编校审读、作品传播、增值服务等诸多环节的技术更新,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过程中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十)切实加强版权保护。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日常监管,持续打击网络文学作品侵权盗版行为,保障著作权人合法权益,构建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的长效机制;鼓励企业建立规范的版权资产登记、使用、流转等环节管理制度,提高存量版权资产评估和增量版权资产使用水平;加快网络文学作品版权保护技术及标准研发和运用,逐步形成司法、行政、技术和标准相结合的版权保护体系;加大版权保护宣传力度,引导产业链各环节及社会公众树立和强化版权保护意识。

(十一)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加快推进网络出版监管属地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管理部门网络出版执法队伍和监管能力建设,发挥“扫黄打非”综合协调作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利用网络文学传播淫秽、色情等有害内容的打击力度;大力整治扰乱市场秩序、侵害用户利益等行为,引导网络文学产业链各环节建立透明、诚信的收益分成机制;督促网络文学企业加强对签约、注册作者和自由撰稿人的规范化管理;搭建数字化社会舆论监督的便捷通道,简化读者举报受理流程,探索引入公众参与监督的便捷途径。

第7篇:促进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调研一

随着世界的发展,汽车行业已成为世界一大经济支柱产业,汽车行业的发展主导了世界工业的前行。正值建国六十周年暨东风汽车公司建厂四十周年之际,结合现有的专业需求和未来的就业前景计划,我们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赴湖北xx市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东风汽车公司(前身为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汽车行业三大集团之一。主营业务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发动机、零部件、装备等方面。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建设,公司已拥有实力强大的研发体系、制造体系和覆盖范围广泛的分销和售后服务网络体系,形成了立足湖北,辐射全国的事业布局。主要厂区分布在、襄樊、武汉、广州四大基地。除此之外,公司还在上海、广西柳州、江苏盐城、四川南充、河南郑州、新疆乌鲁木齐、辽宁朝阳、浙江杭州、云南昆明等地设有分支企业。

近年来,东风汽车公司根据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和自身规模实力的定位,确立了建设永续发展的百年东风,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东风,在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东风的发展愿景,并相应提出了打造国内最强、国际一流的汽车制造商;创造国际居前、中国领先的盈利率;实现可持续成长,为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长期创造价值的事业梦想。目前,公司各项事业已进入全面快速的新阶段,新的发展也必将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我们调研了东风汽车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即东风专业汽车有限公司。该厂主要生产商用车等各种标准车厢及特定车厢,厂内效益与东风其他厂相比属中下水平,在xx市团委及东风专业汽车有限公司领导的帮助下,我们对该厂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考察,活动进展顺利。

调查过程

7月7日上午,与xx市团委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向他们介绍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的活动安排及希望达到的目的,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市团委组织部蒋部长给我们开出了介绍信,并与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沟通协商,并得到他们的支持,下午,对即将展开的调研活动安排就绪。

7月9、10日,由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负责我们在厂内活动的党委工作处负责人喻娇通知安排,在厂内一名老工人和一名技术工人的带领及讲解下参观了厂房,结合我们机械专业的特点特别对工厂内部车铣铇磨等各项工艺的操作近距离观摩,并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各工艺的原理、操作要求、创新点等。

7月13日,在喻娇同志的安排下和厂内老领导进行了座谈。不同于我们在网上查找的资料,听这老一辈人讲述他们的创业史,更加体会到东风汽车公司发展、改革的艰辛与不易。

7月14、15日,和该厂已退休的老职工聊天并从中得到关于东风的信息,从职工的口中了解到了东风的另一面,以及他们对东风的热情和奉献,对领导阶层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了解的东风更全面,更真实。

7月16日,对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调研工作告一段落。我们对厂内职工进行了自然灾害防御宣传资料并进行宣讲,结合湖北当地地质情况,我们重点讲解了泥石流的防御。

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发展历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艰苦创业阶段

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

建国初,国家就已经有了在一汽的基础上再建一个汽车制造厂。经过周密的计划、多次讨论研究和艰苦的勘探,决定于1969年在建设中国自主的第一个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公司(始称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在全国各方力量采取聚宝的方式大力支援二汽建设的情况下,来自祖国各地的技术人员齐聚二汽,克服各种困难白手起家建立新厂。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一代二汽人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据老员工描述道,当时没有铁路,物资先运到丹江口经水路从丹江口水库运抵邓湾;重型设备都是由工人们搬运到工厂房,几十吨的大设备都是人工拉纤,借助木头滚动运到建设工地;建设中的二汽生活非常艰苦,家属只能在丹江口、襄樊、武汉等地暂住。终于,在第一辈汽车人的努力下,二汽投入生产。1975年制造出的第一个车型是两吨半越野军车(25y),1978年开始研发第二个车型。第二汽车制造厂开始在中国汽车制造业站得自己的地位,并开始实现自己的飞跃。

第二阶段:发展辉煌阶段

时间: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是二汽快速发展、成绩较为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二汽抓住改革开放的先机,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和实践,挣脱传统体制的束缚,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这一时期,二汽汽车产量每年以一万辆的速度递增,综合实力跃居行列之首,并连续多年排入全国工业企业十强的行列。

二汽在20世纪80年代初,闯过各种难关,以自筹资金为主要手段,于1983年着手建设襄樊基地。1986年,全厂形成生产10万辆民用载货汽车的能力。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92年二汽正式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同时解决了公司长期以来商号与商标不统一的问题。1993年,东风汽车的经营业绩创历史最好水平,汽车年产销量均超过22万辆,盈利14.96亿元。在这一时期,东风公司分析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形势,决定上轻轿产品,并在1992年与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建立了中发合资企业神州汽车有限公司,共同生产普通型轿车。

第8篇:促进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调研一

1、交通物流业:2019年实现物流增加值37.01亿元,同比增长12.9%,公路货运量548万吨,水上货运量1539万吨,沿江港口吞吐量830万吨,内河港口吞吐量570万吨。初步形成了沿江港口物流园区(中远万吨级公用泊位2座,海昌、海螺在建码头6座)、7家货运场站(亚皇、世纪星、恒亿、阿波罗、龙腾、中苏农、苏远)。截止去年底,各类运输车辆5731辆水运船舶612艘,3条“江苏快货”品牌线路。江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初稿形成。

2、文化旅游业: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毛笔制作技艺、邵伯锣鼓小牌子被批准为国家级文化非遗项目,时代影城、世纪影城先后开业。建成a级景区3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引江水利工程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现代花木产业园),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绿洋湖生态度假村),旅行社12家,星级酒店8家,其中,四星级1家(京江大酒店),三星级4家。成功举办八届花卉节和十届邵伯龙虾节,扩建郭村红色旅游基地。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亿元。

3、中材、奔宇车身、金鑫电器、一重数控),扬州市级44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中惠),各类科技服务机构160多家。300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去年专利申请1926件(其中发明476、实用新型493、外观957),获得授权458(其中发明31)。扬州(江都)软件园批准为省级软件园,落户惠普等软件企业6家。

4、商贸流通业:全市现有各类商贸网点2万多个,其中限上企业36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20个,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6家,拥有大型超市4个(华润苏果2家、世纪联华、乐天玛特),电器卖场4个(五星电器、汇银家电、苏宁电器、国美电器),专业市场12个(阿波罗花木、保盛钢材、万德隆、苏中商贸城、国际五金城等)。宏信商贸年销售额近10亿元,拥有连锁门店213家,成为扬州地区本土龙头商贸企业。米米农资拥有连锁店174家。201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5亿元,同比增长19.7%。

5、(二)行业发展情况:

6、近年,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服务业从组织、政策、考核、统计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呈现出提速发展的态势。

7、(一)主要指标情况:2019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3.5亿元,增长14.9%,占gdp比重35.7%,人均增加值1.63万元,在苏中13个县(市)分别位列第一、第三、第三、第二,在扬州7个县(市、区)分别位列第一、第四、第四、第四;服务业税收12.08亿元,增长48.5%,占税收总额28.92%,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国税3.8亿元,地税8.2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72.6亿元,增长47%,占固定资产投资23.3%,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21万人,增长6 %,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36%。

8、房地产业:目前共有9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中二级资质共35家,三级资质共43家,四级12家。2019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98亿元,同比增长19.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2.3%,商品房销售面积11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二手房交易面积57.66万平方米,同比上涨3.8%,房地产税收占服务业税收44%。近几年,房地产开发档次明显提高,涌现了中远欧洲城、世纪花园、春江花都等一批品质楼盘。

9、科技信息业:2019年,我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诚德、恒远、江淮、长青、中惠、车宝、英泰、雷雨、华农双顺、

第9篇:促进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调研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委、局,中医药管理局: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xx-20xx年)》等,推动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更好地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极为迫切。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中医药资源,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中医药服务业的延伸和旅游业的扩展,体现了生态健康的内涵,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对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加快中医药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中医药作为我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重要内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有利于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在维护和增强人民健康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旅游与中医药融合发展的新兴旅游业态, 对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我国旅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

(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养生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消费群众极为广泛,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变化,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有利于游客深入体验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文化推广与资源展示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于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突出特色、市场主导、多元发展、管理规范”的总体要求,发挥我国中医药旅游资源的优势,倡导中医药健康旅游新观念,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开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新模式,构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传承我国悠久的中医药文化,打造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快速发展,推进我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旅游和中医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各地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为宗旨,把提升人民健康素质作为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逐步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配套设施,提高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水平。

市场主导,政府扶持,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朝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各地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政府在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上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发展,激发社会活力,不断增加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的供给,大力培育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构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的特色化、品牌化。各地要结合本地区中医药资源特色和我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项目,加大中医药健康旅游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扩大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加强管理,规范发展,提升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各地要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管理和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体系,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标准化和专业化;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和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的健康旅游理念和方法,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与国际接轨,提升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国际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xx年,初步形成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初步构建起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到20xx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000亿元;在全国建成3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20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培育出一些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企业和知名品牌。

到20xx年,形成类型丰富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备,形成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到20xx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5%,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5000亿元;在全国建成5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500个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企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培育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企业和知名品牌。

三、重点任务

(一)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

发挥中医药优势,使旅游资源与中医药资源有效结合,形成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大力开发中医药观光旅游、中医药文化体验旅游、中医药养生体验旅游、中医药特色医疗旅游、中医药疗养康复旅游、中医药美容保健旅游、中医药会展节庆旅游、中医药购物旅游、传统医疗体育旅游及中医药科普教育等旅游产品。面向国际市场,大力开发以提供高端中医医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医疗旅游产品。鼓励旅行社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及推出中医药健康旅游主题线路。

(二)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发挥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一批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发掘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提升中医药健康节庆文化品质,培育一批参与度高、影响力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节庆品牌,举办中国中医药健康旅游年,支持举办国际性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展览、会议和论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形成一批集健康体检、中医高端医疗和中医养生于一体,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

(三)壮大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

利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中华老字号名店以及名胜古迹、温矿泉、博物馆等,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企业(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加快中医药健康餐饮开发,打造一批中医药药膳餐饮连锁企业。促进住宿与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的结合,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度假酒店。加快开发中医药健康旅游商品,积极做好中医药保健品、中医药文化旅游商品、中医保健器械等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延伸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链,建设中医药产业园和中医药产业集聚区,支持中医诊疗设备、中医健身产品等相关中医药健康产品研发、制造和应用,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旅游部门与中医药管理部门合作协调机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旅游与中医药的融合发展。各地区要高度重视,主动加强各部门沟通协调,跨地区、跨部门协作,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各地区结合实际,将中医药健康旅游纳入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

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引导政策,出台有利于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财政、金融、投融资、税收、土地等政策。逐步增加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扶持企业、社会资本等多元投资。各地要深入研究,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规范行业管理

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的规范管理,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的监督机制,规范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利益,引导市场公平竞争。研究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的行业标准,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国家旅游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第10篇:促进服务业发展财税政策调研一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互联网与金融快速融合,促进了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xx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从金融业健康发展全局出发,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以下统称从业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将对金融产品、业务、组织和服务等方面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发挥了现有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创新发展,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既需要市场驱动,鼓励创新,也需要政策助力,促进发展。

(一)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激发市场活力。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和消费金融等金融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服务转型升级,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建设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基金销售和网络消费金融等业务。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合规设立互联网支付机构、网络借贷平台、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建立服务实体经济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投融资需求,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在符合金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下自建和完善线上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拓展电商供应链业务。鼓励从业机构积极开展产品、服务、技术和管理创新,提升从业机构核心竞争力。

(二)鼓励从业机构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建立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和产业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网络贷款平台等提供资金存管、支付清算等配套服务。支持小微金融服务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支持证券、基金、信托、消费金融、期货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拓宽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创新财富管理模式。鼓励保险公司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提升互联网金融企业风险抵御能力。

(三)拓宽从业机构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互联网金融产业投资基金,推动从业机构与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深度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从业机构在主板、创业板等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对处于初创期的从业机构予以支持。针对互联网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坚持简政放权,提供优质服务。各金融监管部门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开展相关金融业务实施高效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支持互联网企业依法**工商注册登记。电信主管部门、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持互联网金融业务,电信主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业务涉及的电信业务进行监管,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对金融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内容等业务进行监管。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立法研究,适时出台相关管理规章,营造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加大对从业机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省级人民政府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政策支持。支持设立专业化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鼓励建设互联网金融信息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研究。

二、分类指导,明确互联网金融监管责任

互联网金融本质仍属于金融,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要制定适度宽松的监管政策,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留有余地和空间。通过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相互支撑,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科学合理界定各业态的业务边界及准入条件,落实监管责任,明确风险底线,保护合法经营,坚决打击违法和违规行为。

(七)互联网支付。互联网支付是指通过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依托互联网发起支付指令、转移货币资金的服务。互联网支付应始终坚持服务电子商务发展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务的宗旨。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事互联网支付,应遵守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其他机构开展合作的,应清晰界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机制和客户权益保障机制。要向客户充分披露服务信息,清晰地提示业务风险,不得夸大支付服务中介的性质和职能。互联网支付业务由人民银行负责监管。

(八)网络借贷。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个体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范。个体网络借贷要坚持平台功能,为投资方和融资方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中介服务。个体网络借贷机构要明确信息中介性质,主要为借贷双方的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服务,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非法集资。网络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网络小额贷款应遵守现有小额贷款公司监管规定,发挥网络贷款优势,努力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网络借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

(九)股权众筹融资。股权众筹融资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股权众筹融资必须通过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平台(互联网网站或其他类似的电子媒介)进行。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可以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前提下,对业务模式进行创新探索,发挥股权众筹融资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机组成部分的作用,更好服务创新创业企业。股权众筹融资方应为小微企业,应通过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向投资人如实披露企业的商业模式、经营管理、财务、资金使用等关键信息,不得误导或欺诈投资者。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股权众筹融资活动风险,具备相应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小额投资。股权众筹融资业务由证监会负责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