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范文

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共15篇)

时间:2025-01-09 01:46:56 作者: 字数:61353字

第1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1、一元硬币人手一个、小魔术、表演魔术的道具,魔术大师表演的碟片。

2、幼儿学习,"魔术师"和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拿一个硬币,夹在食指与中指间,在左手挡时,夹硬币的指头向虎口弯,将硬币夹在虎口处,瞬时将它滑入袖子中,然后打开手,硬币没有了,在大家惊奇时,右手垂下,把硬币掉到手上,把手放到某个小朋友的口袋里,就找到了)。重点教孩子将硬币滑入袖中,再掉在手上。

3、活动目标:

4、老师表演小实验《会显图的纸》(在一张白纸上用碱液写出字,然后用酚酞试液喷 射,就会显红色的字。)(当配班教师演示将壶里的水喷到无色的纸上,画纸上显现出有色的图案时,我立刻抓住时机提问)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变成红色的吗?"(孩子们有一两秒钟没有反应。我知道,他们的小脑袋一定在快速的运转。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是魔术壶变的。"原来是果果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他小朋友虽然没有说话,但很显然,他们也认为是这样的。)师:是魔术壶变的吗?那魔术壶里藏着什么秘密呢?(孩子们更好奇了。我在孩子们一双双眼睛的注视下,打开魔术壶。)师:魔术壶里藏着什么东西啊?是魔水会变颜色啊!

5、感知魔术的神奇和艺术魅力,知道魔术是一种巧妙的表演技艺。

6、活动目标:

7、教师介绍自己的魔术过程,变此魔术的技巧,让孩子恍然大悟的同时,引起幼儿自己尝试的热情和愿望。

8、(2)幼儿用面纸代替丝巾,学习魔术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9、活动二:魔术大揭秘

10、小结活动:魔术好玩吗?你们知道吗,魔术不单要靠道具,还要靠魔术师的娴熟手法,这样才不会露出破绽,我国古时候,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魔术,虽然魔术是假的,但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思考。

11、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12、运用多感官仔细观察、发现、寻找魔术和小实验的秘密。

13、(1)教师慢动作示范1-2遍

14、学习简单的科学小魔术,体验成功的快乐。

15、说儿歌:《我是魔术师》

16、家长代表扮演魔术师表演魔术《变硬币》。

17、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魔术吗?你见过什么魔术表演呀?

18、师:大家仔细观察,猜猜她是怎样将硬币变没,然后在别人的口袋中找到的?

19、活动准备:

20、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21、(有的孩子说"哦!原来是这样呀,魔术是骗人的"我想有必要让孩子正确认识魔术,理解魔术是一门表演艺术,于是我将小结环节提前)师:魔术的确是假的,魔术师利用很多方法迷惑观众,让我们信以为真,但是他们很幸苦,每表演一个魔术都要花很长的时间来练习,动作要特别快,还要动脑筋不让我们发现秘密,我觉的魔术师非常了不起。

22、请幼儿观看魔术大师表演魔术(视频)《变鸽子》《大变活人》

23、(2)《变硬币》魔术大揭秘

24、活动过程:

25、幼儿尝试学魔术《剪不坏的丝巾》

26、活动延伸:表演区《小小魔术师》

27、活动过程:

28、(1)幼儿寻找魔术的秘密猜一猜魔术的秘密可能是什么?藏在了哪里呢?

29、结束:游戏《变造型》

30、在一次区域活动中,我看见几个小朋友在装模作样的学汪其魔的魔术"大变飞机",许多小朋友都被吸引而来,看到孩子们如此感兴趣,我趁机露了一手——表演了一个在电视上现学的小魔术"纸巾还原",孩子们被我弄一愣一愣的,眼中充满着佩服与好奇……我想如果开展有关魔术的活动,孩子们一定很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魔术妙妙手"这一活动,本活动与科学小实验结合围绕"看魔术——学魔术——演魔术"这一主线逐一展开,由浅入深地带幼儿进入科学世界和梦幻世界。虽然是些小魔术,但幼儿那投入、专注的样子,家长们那欣慰的笑容,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

31、活动一:神奇的魔术

32、教师表演小魔术《剪不坏的丝巾》

33、活动准备:

34、师:你们想当魔术师吗?和我一起来学吧!

35、魔术大师表演的视频、白丝帕一条、正方形面纸若干张、剪刀人手一份

36、魔术大揭秘:

37、(幼儿:变花、玩牌、变飞机、把人变得没有)

38、今天我们看魔术表演、变了魔术,真开心,下面我们就用我们的身体来变魔术吧。

第2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如今,很多人肯定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有人喜欢看书,有人喜欢弹钢琴,有人喜欢画画。而对我来说最大的兴趣就是跳舞了。

我学跳舞已经有七八年了,其中有无数次都想让我放弃,有时是因为舞蹈动作难,有时是因为压腿疼,有时是因为老师太凶,可是遇到这些事,其实只要咬牙挺过去就可以了。而有一次,我就是因为被老师骂了而差点放弃跳舞。

有天,老师突然通知我妈,让我周五去排练舞蹈,说是有一个演出。其实听到消息我就有点崩溃了,因为那时我在上学,每天都要写那么多作业,现在还让我把精力放在舞蹈上,那我得多累啊!

虽然嘴上说着累,可还是得去。老师让我们五点到,可那天老师将近四点才放学,我们过去就得一个多小时,肯定来不及了。果不其然,等我到那里,已经五点半了。我进到教室之后,整个舞蹈团最凶的老师转过头对我说:“你已经迟到了半个小时,下次再迟到就不用来了!”

听到这话,我有点儿委屈,因为这也不是我的错,我当然也想快点到,可是也没办法嘛。

重新整理好了心情,其他同学们都已经学了好多了,我跟上就有点难了,再加上老师对我说的那番话,我就有点力不从心了,一直跳错动作。老师也发火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指导我,我还是一直错,到最后,老师直接说我反应怎么那么慢,这让我真的觉得想哭了。因为老师的话语,我有调整好心态,心想这次绝对不能再错了。这还是有用的,本想着老师会不会表扬我做的好点了,可他什么话都没有说,这让我有些失落。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课,我真的不想再排练这个舞了,接下来还要排练那么多天,我怕我真的受不了了,可我也不敢和妈妈说。

可是后几天,我渐渐熟练了动作,不再错了,可是老师还是对我不冷不热的。

整个舞蹈也就排练了四天,我们就要去演出了,那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小庆典,我们的表演名字叫做《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站在舞台上,有点紧张,却又无比自豪地跳完了这个舞蹈。

跳完后,老师告诉我们这个会在《艺术人文》频道播出,这让我们喜出望外。

虽然电视频幕上只有我的一个小小的身影,可还是觉得自豪无比,说以现在想一下,如果我当时放弃了会怎么样?

我的兴趣爱好它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第3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音乐教师更加清楚的认识到音乐课程在德育、智育,美育方面所应达到的程度,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等都应紧紧围绕总目标展开。新课标主要在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变,明确课程性质,综合课程理念,突出音乐特点,设计思路清晰。这次培训,让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新课标的实践中教师应如何提问、如何讲解、如何激励、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一、更新观念,与课改同行

1、音乐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因此,我认为,新课标下教师既不能自己在前面引导着学生,学生在后面亦步亦趋,也不能自己站在一旁指挥他们如何走,而应该成为学生并肩前行的同路人,与学生一起商量着决定前行的方向和共同解决路途中的疑难,与学生一道成长。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我们理应深刻领会课改的精神实质,变讲堂为学堂,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学”上来,不能再本末倒置。

3、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从而充分享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自觉地让自己对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成为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行为。其实,知识的、技能的东西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但是,我们决不能因为它难以测量就急功近利地对此忽视。实际上,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对一个人一生的意义更加深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从事的是育人的工作,因而应该把眠光放长远一些,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的更本质的东西,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自身理论学习

对新课标的学习不止是为学习而学习,我还要通过学习,对新课标中的相关规定有了更深的认识,实际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并不断渗透新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做到让学生喜欢音乐,培养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因此,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向书本学习,向专家领导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大胆改革大胆实验。从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审美、创新、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学生为主体、自主性学习、音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是教学新模式的目标,也将是我们所有音乐教师为之奋斗的方向。

三、在实践中体验课程理念

通过这五个理念我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及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教育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这些与过去呆板的教学截然不同,课程设计思路,要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这些要求和教学目的的达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能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只有不断研究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活动,使我认识到音乐教师应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新途径,打造高效的音乐课堂,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4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生活中要时常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其作用和特征。

3、红绿黄灯是命令,

4、车内头手勿外探。

5、你拍一,我拍一,

6、活动过程

7、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我保护意识。

8、你拍二,我拍二,

9、人行道上树旁走。

10、你拍九,我拍九,

11、遵守交规常记心。

12、保障安全有措施,

13、——再次游戏:加入斑马线,指挥“汽车组”和“行人组”进行相应红绿灯游戏(人行车停、人停车行)。

14、——游戏规则:大家一起“开车”,根据教师出示的灯的颜色,做出停车或前进动作。

15、绿灯行来红灯等。

16、区角活动

17、三、扩展想象,动手做一做。

18、教师读儿歌《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停一停,斑马线要记清,行人过路要看清”导入活动。

19、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的红绿灯和斑马线非常重要,如果不遵守规则就像刚刚的游戏里一样,会很危险,请幼儿一定要遵守相应的规则,注意安全。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红绿灯,还有什么安全标志呢?

20、二、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21、——师:刚刚我们的儿歌中提到了什么?

22、走路靠右不要急。

23、寻找设计目标。

24、你拍五,我拍五,

25、你拍八,我拍八,

26、骑车慢行手别撒。

27、交通法规人人识。

28、相关链接

29、环境创设

30、左看右看过马路。

31、教师出示电子大书,一起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32、——师幼共同将自制的标志展示出来,并让设计者向其他幼儿讲述其意义。

33、教师引导幼儿想象。

34、家园互动

35、教师小结:刚刚我们又认识了很多的安全标志,如果不遵守这些安全提示,我们生活中的秩序就会混乱,所以外出要严格遵守安全行为规则。

36、自制红绿灯、斑马线图片,生活中常见的其他标志图片、白纸、画笔

37、我是文明小公民,

38、翻越栏杆生命丢。

39、语言区:教师自制交通标志棋盘,将交通标志图片背面朝上摆成一堆放旁边,当走到“抽卡片”格子时,抽一张交通标志图片,能说对交通标志的名称和用途的前进2格,说错的后退2格。

40、路上学生别嬉戏。

41、你拍三,我拍三,

42、游戏《红绿灯》,感受交通灯的重要性。

43、阅读《十一只猫做苦工》,体验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4、交通法规要记牢。

45、活动准备

46、——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安全标志,但是也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不够清楚。现在就请幼儿想一想,我们班、幼儿园,有没有发现什么地方需要添加安全标志?

47、你拍六,我拍六,

48、标志标线要看清。

49、大马路上车辆多,

50、交通安全真重要,

51、教师打印交通安全标志,张贴在幼儿园做展览。

52、——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说一说其用途。

53、——以提问或者抢答的形式组织幼儿认识标志。

54、——师:你在哪里见到过它们?

55、一、情景导入。

56、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要重点指导。

57、你拍十,我拍十,

58、设计标志的环节可以改为下一次活动进行:先组织幼儿观察幼儿园,看一看幼儿园有哪些地方需要标志,再请幼儿动手设计,最后装裱贴在相应的地方。

59、交流分享。

60、大胆设计交通标志,发展想象力。

61、人民生活离不了。

62、开心游戏。

63、戴上黄帽打黄旗。

64、家长带幼儿外出时要提醒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并为幼儿做好榜样。在遇到一些不太常见的交通标志的时候,请家长跟幼儿解释意思和用途。

65、活动应变

66、教师选择一段交通事故的视频,请幼儿观看并说一说感受。

67、你拍四,我拍四,

68、随机教育

69、请幼儿为家里设计相应的安全标志。

70、**指挥忙不停。

71、——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及要设计的安全标志的想法。

72、附录:交通安全儿歌

73、——师:它们有什么用呢?

74、你拍七,我拍七,

75、活动延伸

76、益智区:教师把幼儿设计的标志贴在大纸上,设计成地图的形式,在地图上画各种各样的建筑和设施,再在路上画各种各样的标志,请幼儿一起玩找路线游戏。

77、美工区:请幼儿继续设计更有用、更有趣的交通安全标志。

第5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1、教师和幼儿共同模仿小学生上课时的具体情境。

2、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当小学生很光荣,从现在开始应学习照顾自己、管理自己。

4、效果检查:

5、活动准备:

6、三、模仿游戏“我当小学生”。

7、愿意当小学生,感受当小学生的光荣。

8、幼儿用书《我当小学生》

9、通过讲解让幼儿知道上课时应该做什麽事情能踊跃积极的表达自己对小学生的印象及想法,愿意当小学生,感受当小学生的光荣。

10、教师小结:专心听讲、举手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等都是好的行为。

11、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12、四、教师和幼儿讨论、总结。

13、二、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小学生上课时的要求。

14、一、引导幼儿观察挂图,观看小学生上课的过程,自由表达自己对小学生上课的印象。

15、知道上课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16、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问题及正确的言行。

17、教师:你们仔细看一看图上哪些行为是上课时的好行为,请将五角星涂上颜色。

18、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19、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鼓励幼儿。

20、幼儿看幼儿用书,分辨上课时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并给相应的五角星涂上颜色。

21、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2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23、教师和幼儿模仿小学生的课间活动:进行课前准备、游戏等。

24、教师:你们观察了小学生上课时的情景,看见了他们的哪些好行为?有什么感想?

25、活动过程:

26、积极表达自己对小学的印象、想法。

27、教师:你们还想学习小学生进行哪些活动?

28、教师:你认为小学生在学校中进行的哪些活动很重要?为什么?

第6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每天让学生摘录名著中优美的字句,利用早读时间每天读一句,周末进行小结,奖励摘抄句子最佳的同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与学生每周一确定读书的内容,利用一周的时间去进行阅读,在下周一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赏析。这样,学生有时间去借阅有关书籍,也有时间有针对性地去阅读相关内容。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全班分为若干小组;2.每一小组确定一位负责人,检查本组成员的读书笔记;3.每一个小组确定一位中心发言人,说说书中最欣赏的是什么,理由是什么,对本小组最大的启发是什么,并朗读本组最喜欢的一段话;4.最后全班通过举手投票的方式选出表现最好的一组,给予奖励。

将朗读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可以成立朗读兴趣小组,教师对参与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朗读技能培训。引导学生要用心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把握名著,让学生明白,只有深入理解作品,才能有感情、有节奏、有技巧地朗读。在兴趣小组成立后,可以通过朗诵比赛、评选“十佳朗读能手”等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比赛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制作好幻灯片,配上音乐,把内容显示到屏幕上,让听众也能更好地享受文字带来的美感。

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开展故事会活动,让学生有声有色地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并对优秀者给予奖励,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激发低年级同学的阅读兴趣。

在名著中,有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初中课文出现的杨修、曹操、范进、香菱、夏洛克等等,这些人物,形象鲜明,各具性格特征,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进行评价,并展开辩论比赛。这种活动既能让学生去阅读名著,也能让学生去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并能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与人生观。

在初中课本中,有很多名家名篇都很受学生喜爱。特别是小说与剧本,学生都有参与分角色朗读的兴趣,比如《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威尼斯商人》等。我们还可以让高年级学生自己选拔编剧、导演、演员等,将这些文章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表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在课内节选的名著中,有很多都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与之相关的如著名的电影《音乐之声》,动画片《花木兰》,电视剧《三国》《红楼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影片播放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对名著的内容有直观的感受。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与原著不同之处,建议学生将影片与原著进行比较,感受一下更喜欢哪一种写法,思考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与自己阅读中所感受到的形象是否一致,由此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上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拓展,要将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利用它们吊起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同时还要善于营造阅读名著的氛围。从交流的需要出发,学生从名著中就能读出乐趣,读出成就感。比如上《智取生辰纲》时,里面的人物描写非常细致,于是教师就可告知学生,《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其中还有三名女将),也是个个性情不同,人人描写传神。学生自然就会在课外找书看。

我们每学期可以举办一次读书征文比赛活动,并给出阅读的范围。要写这类文章,学生就必须以阅读为基础,这样,就会让学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为写而读,读写互动,既满足了学生喜欢读书的愿望,又保证了他们能够读好书,不盲目无序地乱读。

新课标中指定的阅读的名著各有不同,我们可以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名著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指定的篇目,从而有效避免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

总而言之,开展读书活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活动形式符合学生心理,相信一定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7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周二教研时间,我们按照学校要求集体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

通过阅读,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体验到教学的乐趣,让我感到豁然开朗。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学到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它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还注重教学法的指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体现“新”字。

我认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多样性的学习方式。《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已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体精神得到发挥、主体人格不断完善、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兴趣盎然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学生的思维状态如何,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鲜明生动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真正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思结合,乐于参与。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总之,课程的革新,还必须落到实践当中去,在探索中前进,愿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道上能走得更好。

第8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平等对话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不再是应该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1、给学生机会。比如在教学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时,通过“竞选焦作市市长”的情景设计,使学生体会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考查了学生收集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变老师枯燥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地我想说,我能演。再通过读书,进一步了解煤城焦作。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使师生、生生、生文对话达到融合,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学习。发散学生思维。平等对话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把自己想说的,能说的都说出来,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2、虚心请教。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给学生以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平等对话。老师参与学生的合作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学会合作,增强自信。

二、 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地理、理解地理,同时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地理,感到学习地理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三、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课改: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地理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联,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的意向。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让我们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天空,让他们用"探究"这一支点去"撬起"整个知识王国吧!

第9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寒假期间,闲暇之余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新课标,这不仅是学校的安排,也是作为教师,时刻要关注和研读的,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熟悉的知道课标的要求和内容,才能在教学中更得心应手的去落实教学。课程的设计都体现着一定的指导思想。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题目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了解欲望,培养学生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养成作为世界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以世界的眼光看世界,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首先,新课标阐明了初中历史课程设计的目的——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把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养成正确思考历史的习惯,为健全的人格、多样的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提供坚实的基础。另外一方面,要求学生在学习进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构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的理想。总之,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取得作为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其次说明了为实现课程设计目的必须遵守的原则——必须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和适应性的统一,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在重读一遍后,我又有了新的体会。

一、课程标准设计具有的新的教学观念

1、要建立让学生想学和乐学的观念。乐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俗话说:好学者不如乐学者。乐学靠教师的“鼓励、唤醒、鼓舞”,靠教师奇妙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包括教学进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设计,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特别应当重视历史知识的全面性和趣味性。

2、要建立学生全面的历史素养理念。具体的说,学生的基本素养应当包括对祖国的认同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民主法制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方面。历史要教会学生思考,有自己的观点,能产生思维的碰撞。

3、要建立大历史观,培养学生的人文内涵。历史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历史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要努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历史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科学、深入地理解“学史明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等古训的思想内涵。激起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学会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以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文明成果,塑造自身的素养,理解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发展关系。

二、教学标准设计告知我们教学中应留意的题目

1、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应当是主体的“首席”,那末“首席”的作用在于“主导”。主导表现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流程的安排、教学进程的点拨、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学生的主体表现在对题目的探究,对进程、方法的讨论,对知识的积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达等。在教学进程中,没有了教师的主导,也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那种“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其自然的课堂要不得。因此教学设计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2、正确处理课内与拓展的关系。所谓“课内”指的是教材所显现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解读教材时,仅凭教材的内容,有的不能很好的理解,这就需要借助课外知识加以弥补。另外教材中有价值的题目,也应当向课外延伸拓展。正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但是拓展不能阔别教学目标,拓展内容应当是有益对课内题目的解决和历史素养的构成。那种偏离了历史学习,而把拓展放在与历史学习无关的其他方面都是分歧适的。总之,为了到达历史课程的教学目的,科学公道的历史课程设计,必须着眼科学性,立足时代性,重视适应性,努力使三者构成协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现代社会培养出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历史、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熟悉的创新型人才。

以上,即是我对重读新课标的一些浅薄的看法,重读是为了更好的把握教学,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效、合理、真实的帮助。

第10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1、总之,我们的物理教学功在今天,利在明天。不管教学评价体系怎样,作为教育者务必把握一点,我们必须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来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做到教学相长。

2、更新教育观念:要求全体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切实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倡导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倡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目标目标(三维目标体系)并举;加强新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外作业设计及学生评价体系设计等。

3、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

4、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发展,加强sts教育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一个大趋势。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它又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福利,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许多问题。过去的物理课程就科学论科学,很少涉及科学的意义,应该以物理学的内容为素材,受到科学的、技术的和人文的教育,着眼点不在于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在于通过参与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问题的意识,以这种方式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科学课程中。

5、(二)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新思路,新评价,对广大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6、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7、在更高的层面上关心物理课程: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关心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现在教师更要关心的是全面的课程目标,是知识的选取,是课程的设置。新课程中知识的选取及要求的高低是为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的,在物理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中,一些不同的知识可以用来达到相同的课程目标。因此,在明确总体目标情况下,知识的选择和要求的高低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使得教师获得一定的主动权。这是新课程与过去的以知识为本的物理课程的重要区别之一。在课程设置上,过去大纲对目标要求非常具体,如知道、理解、掌握、会、选学等,现在的新课标更具有原则性,显然具有法规性地位的是课程标准,而不是教科书。以往的物理学习,和教学成果的好坏,书面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标准,结果导致应试教育的产生。新教材更加重视对学生活动、实验操作能力等实际能力的评价,提倡客观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表现,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课标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变.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衡量我们的教学优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8、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标体现了更关注社会,更帖近学生的生活。例:北京市使用清洁燃料车;由火车时刻表计算平均速度;水果电池;电冰箱的技术参数;学读汽车速度表;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了解微波炉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基本区别。

9、扩大知识面: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科书可以看出,新物理课程内容涵盖的知识面极广泛,注重了学科的渗透,使物理更走向社会,走近学生,帖近生活,它不仅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技、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所以要求未来的物理教师不仅是一个“百科全书”,还需是一个“技术能手“,一个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全能型教师。

10、(一)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1、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新课标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因此,新课标十分强调科学探究的学习。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和科学内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探究能力的表现,以及探究教学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学的实例。新课标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除了“知道”、“理解”等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外,还使用了描述学习过程的行为动词来表达对学习的要求,如“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等。这种表述体现了一种理念:与过去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比,课程标准更强调学习的过程。

第11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20__年8月21日25日,我参加了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的高中物理教师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内容丰富,感受很深,收益匪浅。既有专家的讲座,得到理念的提升,又有中学同行的表演,感受新课改的精神,同时还有领导的鼓舞和鞭策,让我们一线教师得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实。我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心灵上得到隆重的洗礼,大脑从繁忙的工作中得到解脱,细思回想导师、教授的精彩讲课,他们的声音、形象久久回荡在脑海,永不退却。教授的思想教育了我,导师的思想影响了我,使我充分认识到学习和掌握一种重要的思想,比学习和掌握一门学科知识更重要。

第一天是人教社周誉蔼琴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地引领我们走进高中物理新课程。通过为什么需要改革课堂教学以及新课程新在哪里这两个主题。并结合一些很具体案例对新课程改革做了生动地、具体地介绍。我们听后有收获,也有思考。在将要新课程改革的前夜,我们怎么把新课程的理念一步一步地带进课堂。怎么在课堂中有机的整合三维目标。

第二天是北京海淀区教研员苏明义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受到我们中学物理界的这些精英对教育教学的关心和教师职业的执着追求,他幽默、风趣的讲解让我们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上午,既有理论知识,更有实战的经验。这种经验上升为他对教育的四条信念:信念一:教育强调和谐:健康第一,以德育人,开发智慧,贯穿审美(系统性)。信念二:教育追求有效:让师生们用较少时间,能得到较大收获(科学性)。信念三:教育需要激发:用榜样和实例去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去启发(艺术性)。信念四:教育要求行动:实践出真知,训练出技能,经验出智慧(技术性)。他把他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20条经验毫无保留地教与我们,难能可贵,可以领略其人格魅力。

许晓林、陈继明等其他几个专家的讲座给我们展示了新课改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给我们基础教育的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无论多么好的课程理念,如果没有教师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都将无法得以落实。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我们自身的素质的高低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这必然要求我们既要加强理论素养的学习,可以是集中学习,更多的是自己学习,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准备,以满足学生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同时可以走出去看看别人的做法,听听别人的课堂,吸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不足。在物理课中,怎么把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把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很好运用在课堂中,把教和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导学。教比导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把握教学的节奏和环节,除了有很好的掌握教材以为,更多的是有掌握学生,了解学生。教师的教不是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更不是电视屏幕上的节目,是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思想的沟通。

这样的学习机会是难得的,是很宝贵的,我希望通过这个培训班的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和专家型的中学教师,“学以致用,研学并进”,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广泛交流,资源共享”。

在这几天学习过程中,我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让自己的学生喜欢物理这门学科,可是在教学中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教书好象就是在教学生做题目,并且题目越难越好,越是能把学生考倒的题目就越是好题,对于每次都考不及格的学生来说能喜欢物理吗?同时与生活的联系也不紧,理论性比较强。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我们的学生是被教笨,当然这笨并不是指学生的智商而是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应深入研究教材

为适应学生的探索性学习,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习题改成了探索性的“问题”。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还联系广泛的现实背景,这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应花大气力钻研教材,对教材作“探索”的探索。要对教材涉及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相关资料。要弄清所给的问题可向哪些方面探索,

能较恰当地预测有关探索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精神等达到怎样的效果。总之,只有教师对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探索。

2、要为学生的探索创设有利的情境

为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这些情境包括时间、器材、组织、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做好学具、教具、音像、课件等各方面的准备;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探索的机会;要为探索留有较宽裕的时间,新教材大大减少了练习和习题的数量,这正是给学生留出探索的余地,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安排时间,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保证“探索”的优先地位;要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一方面,对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努力搜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与之结合,增强探索内容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根据探索的内容,应合理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竞赛与表演等方法,增强探索形式的趣味性。

3、应对学生的探索给予引导和帮助

所谓自主探索,含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探索的主动性,表明学生是主动地学习,即“我要学”;另一方面,是指探索的独立性,表明学生是独立地学习,即“我能学”。但学生主动地、独立地探索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的,要经历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独立的逐步转化的过程。而这种转化,主要靠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积极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中心任务。

首先,对学生的探索要进行正确地导向。探索作为一种学习活动,也有有意义和无意义之分。教师应努力把学生引向有意义的探索,减少或避免无意义的探索。不宜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对学生进行探索的问题,教师应适当提示探索的方向,并当在不宜继续探索时相机予以提醒。

其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科学合理地予以评价。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光要评结果,还要评过程;不光要评显性指标,还要评情感与精神等隐性指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予以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增强继续探索的信心;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把引导探索和教师讲授适当结合。当前,由于大力倡导“引导式”教学和相应的“探索性”学习,“讲授式”教学及相应的“接受性”学习似乎成了“祸水”,人们避之不及。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课程改革的本质不是教学和学习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使学生进行有价值的学习。而任何有价值的学习都属于“意义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即学生具有把新学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的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意义,即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能够跟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教师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只要能对上述两个条件起促成作用,即能够促成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就是适宜的,值得肯定的。讲授式教学、接受性学习可能造成“意义学习”,引导式教学、探索性学习也可能造成“机械学习”。总之,教学方式及学习方式并无定式,应由学习内容及学生的情况而决定。新课程教学重视探索,但并不排斥讲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学生的探索与教师的讲授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对那些约定性的、常规性的、公理性的知识,更应以讲授为主。

第12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活动目标】

1、知道可以借助废旧报纸进行再利用,了解用报纸剪纸条的具体方法。

2、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探索报纸纸条的多种剪法,如,直线剪、弯曲剪、螺旋剪等。(活动重点)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报纸、剪刀、图片、望远镜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活动主题。

(1)听《卖报歌》音乐进教室

(2)老师出示一张报纸,并向幼儿提问:这是什么?家里谁喜欢看报纸?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看报纸?这张报纸是×月×日,是昨天的报纸,那过期的报纸有什么用呢?

二、动手操作,初步探索报纸玩法。

(1)教师借助大屏幕出示望远镜的图片,并向提问:这是什么?你能用报纸做成望远镜吗?引发幼儿动手探索。

(2)提问:你能用同一张报纸把望远镜做的比刚才长吗?请幼儿想办法能把望远镜做的比刚才长。

三、幼儿探索用报纸剪纸条的多种剪法。

(1)幼儿第一次剪纸条。

师:“现在我有点饿了,想让你们帮我做面条,你们能把报纸做成面条吗?”把幼儿剪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2)幼儿第二次剪纸条。

师:我们能不能把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不断掉呢?把幼儿剪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总结:把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出来的纸条长。

(3)幼儿第三次剪纸条。

师:刚才我们用连着剪的方法剪出了比这黑板上还要长的纸条,那你们想想能不能用连着剪的方法剪出了比现在更长的纸条呢?鼓励幼儿把上下来回剪的纸条、螺旋剪的纸条贴在黑板上。

总结:上下来回剪的纸条、螺旋剪的纸条很长。

四、成果展示,教师总结结束。

(1)请幼儿展示今天用报纸制作出的不同面条,教师鼓励、肯定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想象力。

(2)教师带领幼儿整理玩教具、收拾桌子。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到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思考,过期的报纸除了可以剪纸条、做面条,还可以用它们来做什么呢?下次课的时候再一起交流讨论。

第13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1、师:在我们生活很多地方需要使用到科学配方,像煮菜,盐放多了就会咸,放少就会没味道。

2、师:为什么老师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因为洗洁精、洗手液有制泡剂,可以产生泡沫,胶水可以保持水分,防止水分的蒸发。)

3、三、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液精

6、重点: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

7、二、观察、讨论活动:

8、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224

9、教学重点、难点

10、提问:谁做过泡泡水?(引出制作泡泡水的话题)

11、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1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泡泡水的制作方法,发展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13、活动准备

14、创设条件,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

15、六、结束活动:组织幼儿吹泡泡。

16、泡泡水一瓶、吹管、用铁丝做成的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毛巾若干。

17、提问:你是怎样做泡泡水?泡泡水里面放有什么材料呢?

18、一、导入:

19、四、幼儿操作:运用科学配方制作泡泡水

20、水手洁

21、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2、认识比例:1:2:2:4

23、活动过程

24、认识制作材料: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

25、出示字卡放在相应的数字下面:1:2:2:4

26、制作泡泡水的科学方法:1份胶水、2份洗手液、2份洗洁精、4份水(一勺为一份)搅匀,教师吹泡泡给幼儿看。

27、胶洗洗水

28、胶水、洗洁精、洗手液、水大量,杯子、勺子、吹泡泡使用的工具若干。

29、教师吹泡泡与幼儿进入活动场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30、五、给不同形状的工具给幼儿观察,说一说,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选择工具来吹泡泡,并观察泡泡的`形状。(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沾到嘴里)。

31、难点:运用安全并科学的方法制作泡泡水。

32、请幼儿上来上来尝试制作泡泡水,并吹一吹。

33、教师示范制作泡泡水:

第14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入我的视野。他告诉我人生的意义蕴含在丰富的过程之中,特别是精神的价值。越是崇高的境界,越是纯净的层次,越是深藏于迂回曲折的过程里。比如登山,一个个台阶,是拖起你生命之峰的基石,一道道绝壁,是刺激你生命活力的养份,极顶的风光,只有在征服了过程的艰险之后,才会具有勾人心魂的魅力。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先后召开了“课改的意义”、“课改中教师角色怎样转变”的交流会。使全体教师掌握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进行课堂教学,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也实现了旧教材,新理念、新方法。

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语文采取了尝试“三步”教学法,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动手写作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然后进入课文的学习(带着自己碰到的问题),最后可模仿借鉴所学课文内容修改自己的习作。传统的教师泛泛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已被生动活泼的讨论式,合作学习的方式所代替,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激情、希望、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情不自禁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第15篇:领会课程改革精神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一

1、教学内容单一,现在体育课上主要是几类大项目中的几个小类:跑跳类主要是短跑、中长跑、跳远,球类主要是篮球。

2、教师要改变以往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体验的现状;

3、部分学生怕吃苦,因为体育课不同于其他文化课,运动量大,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到身心疲惫。

4、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活动,设计的活动要生活化、有趣味,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才会克服困难坚持下来。

5、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少些干预,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得到锻炼。

6、二、要考虑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教

7、要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也要有学生之间的互评,更要有学生的自评。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8、三、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9、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批评。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在整个教学中,会时刻注意课堂上的变化,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指导,对部分素质较差的学生,不应过于苛责,不应使其丧失信心。教师在表扬或激励学生时,要避免简单的说“好”“很好”“行”,而应说:“你做得非常好,老师很喜欢”,“大家来看___的表演,他做得真棒!”“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语言进行激励。

10、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少讲,少给学生具体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发现、探索、研究,让学生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

11、一、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12、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呢?

13、受学校硬件设施的限制,如天公不作美(长时间下雨),再加之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经常被挤占,学生就认为体育课可上可不上。

14、现在学生对上体育课为什么不感兴趣?我认为原因有四:

15、学生体质差,在活动中很难找到成就感。

16、师上课时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对发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