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指导我镇农村硬化道路管理养护工作,使农村道路硬化全覆盖工程发挥长久的效益,切实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实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涉及的农村村屯硬化道路,是指纳入2015年至2020年全镇农村村屯硬化工程目标任务之内,使用市、县政府资金建设的所有行政村村屯硬化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和以往村民自主或以其他多种方式投资修建的建制村硬化道路。
第三条农村村屯硬化道路管理养护工作由各级政府主导实施,实行“县级监督、乡镇负责、村委主办”的管理养护体制。
第二章养护质量要求
第四条根据农村村屯硬化道路的功能定位和路况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村屯道路的养护要求路基坚实;边坡稳定、排水畅通;路面平整完好整洁、无堆积物、夏无积水、冬无积雪;常年保持路况良好。
第三章养护管理职责
第五条镇人民政府对农村村屯硬化道路管理养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第六条县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筹集农村村屯硬化道路养护资金,并对管理养护和资金使用负主要责任,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做好管理养护工作。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本辖区建制村村屯硬化道路管理养护的统一领导,落实养护责任制度,指导监督村民委员会对农村村屯硬化道路实施管理养护,管理使用养护资金,组织协调考核辖区内建制村农村村屯硬化道路的管理养护工作。
第八条村委会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本村村屯硬化道路管理养护工作,及时修补沥青路面的裂缝和坑槽,及时填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和纵横接缝;及时处理砖路、石砌路面的沉陷、坑槽等病害。将村屯道路日常清扫与村委卫生集中清扫相结合,日常清扫由住户各自对门前清扫,集中清扫由村委会组织养护人员进行卫生大清扫。清理、疏通、完善排水设施,组织村民做好水毁抢修恢复和冬季扫雪、除冰等工作。
第九条县、乡(镇)人民政府成立农村村屯硬化道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指导农村村屯硬化道路管理养护工作,对村屯道路管理养护工作进行考评。
第十条农村村屯硬化道路管理养护实行“群专结合”。主街道由村委会确定专职养护人员,原则上从本村村民中选任。养护人员应身体健康,热爱公益事业和养护工作,具体职责是:
(一)清扫路面杂物、积水积沙;(二)路肩、边坡的整理,杂草、排水沟和路障的清理;(三)村屯道路附属设施的看护,及时制止损害、破坏村屯道路违法行为;(四)对村屯道绿化带进行修剪管护。
巷户道原则上不设立专职养护人员,受益居民实行门前三包,由村委会督促检查清扫养护工作,确保路面无杂物、无积水积雪。
第四章资金筹措和管理
第十一条村屯道路养护资金筹集和管理应遵循“政府引导投入,乡村自筹为主”的多渠道资金筹措方式和“统筹安排、强化监管、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的管理使用原则。第十二条村屯道路养护资金标准由各县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路面结构型式确定,其中街道应不低于每年每公里2000元,养护资金由村民委员会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向受益企业或个人筹集,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给予补助。第十三条村屯道路维修资金由县级财政列支,统筹安排,同时利用社会、企业捐资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弥补财政资金不足部分。
第五章其他规定
第十四条加强农村硬化村屯道路的管理。对大型车辆要实行进村管制,载货重车可在村外开辟停车点。
第十五条农村村屯硬化道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镇对县,县对乡镇,乡镇对各建制村的年度责任制考核,定期进行检查、评定和考核。乡镇、村委会要加强对养护人员出勤和养护质量情况的定期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发放养护管理费用。
村级道路是各村全体村民的共同财产,每个村民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建设来之不易,日常维护更是不易。为了更好地保护好道路设施,保障村级道路完好畅通,为广大村民提供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和出行条件,使这一民生工程真正让群众得实惠,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如下管护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道路是指已被硬化的各村村内的道路。
二、每个村民都有爱护和维护公路的义务,对各类破坏附属设施,影响公路质量和安全的不良行为要自觉进行制止。
三、为了切实加强我镇各村的道路管护工作,村要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负责安全生产的副村主任为副组长,各组组长为成员的道路管护小组,具体负责辖区范围内的道路管护工作。
四、村内道路每三天清扫一次,做到路面清洁,无柴草、砂石、土块等杂物。
五、为防止交通隐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路上摆摊设点,堆放杂物、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沟饮水或者进行其他损坏、污染道路和影响交通的活动。
六、广大村民严格监督使用情况,严禁超载行驶,一经发现超载行为,村级道路管护小组有权要求卸载。
七、鼓励沿路村民和其他村民在闲暇时间对道路进行清障和加固等维护行为。
自普法以来,我局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紧紧围绕本局的中心工作,着力于领导和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的增强和法律素质的提高,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切实加大普法、学法、用法力度,把本职工作与普法、依法治理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进一步推进我局普法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并研究制定了白山市牧业管理局普法工作规划及相关工作制度,对普法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形成了全局普法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结合各项业务工作,把依法治理工作纳入了工作议程,列入工作目标责任制中统一考核。由于领导高度重视,我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做到了机构、人员和工作三落实。
我局的法律进机关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方面,我局领导带头学法用法为全局树立了榜样。结合工作实际,局领导在总结部署工作时,总是带头学法、用法,并且带头查找以往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以积极改进,使我局牢固树立了依法行政的观念。另一方面内外并重地开展法规宣传教育工作。对内每年借助各种会议和统一学习的机会,开展宪法和畜牧兽医专项法规的学习教育工作,并要求作出学习笔记,不定期进行考试。对外我局积极宣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与生产安全优质的畜产品有关法规,从生产环节到流通领域的监管方面,都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宣传,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同时,我局开展了面向广大养殖户的法制宣传活动。从生产、防疫、加工、到检疫监督等法规,或是到场户面对面普法宣传、或是采取发放宣传画、宣传单、明白纸等形式,切实让与畜牧业有关的法规知识宣传到养殖户家中。五年来共发放法规宣传画 份;宣传小册子 余份,明白纸 份。平均每年进行法规咨询与问答 余次。
近年来,按照省市工作安排,按照每年都结合面向百姓作出的承诺内容,切实解决全市畜产品安全出现的突出问题,确保百姓安全生产和消费畜产品,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局主要从生产到流通领域面向全市加大了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通过精心组织、严格执法、加强监督、不留死角及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把生产所用投入品、屠宰加工检疫监督和肉蛋奶的加工纳入监管范围,经过积极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今年,我局已将动物防疫检疫、种畜禽生产、兽药饲料管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内容逐一分解,与县(市)区签订了责任状。不定期地开展执法培训、检查和督导,确保畜牧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普法规划的实施,虽然对全市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我们畜牧业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法律素质和法制意识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畜牧业规模饲养户及在城镇郊区的养殖户主动要求学习法规的氛围较浓厚,有的偏远地段农户,对畜牧业法规还不够了解。
畜牧兽医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责任大,由于全市畜牧业系统人员较少,加之机构改革的影响,使原来制定的规划在实施中不够延续,致使普法工作不能扎实开展。
尽管各级畜牧兽医执法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存在体制不顺、认识不足、手段薄弱等问题,个别部门职责履行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
由于执法经费不足和仪器设备的落后,全市的畜牧业依法治理工作只能停留在常规检验、检测和日常监督检查上,较高技术的检测项目只能到省进行,不能满足业户的需求。
普法即将开始,它是在普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普法工作要与建设法治国家、法制政府的目标相衔接,要保持与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相一致,要在整改普法不足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有利于普法工作的传承和延续。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方式处于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加强畜牧兽医法制建设,推行依法治牧,以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动物卫生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广大农牧民的合法权益。
一要对普法依法治理的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和评估。
要分门别类地制定整改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普法、依法治理的各项职责得以全面履行。
二要创新体制,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
要依据规定对现有的畜牧兽医行政执法职能进行整合,交由市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承担,同时要加挂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大队的牌子,归口同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管理,以整合执法资源,提高队伍素质。
三要改善执法装备手段。
全市各级畜牧兽医执法机构要下大力气争取执法经费,全力改善执法装备,特别要提高动物产品及投入品的检测能力和水平。
四要加强对基层广大干部和养殖户的普法教育。
在对基层畜牧业干部开展普法培训中,要结合业务实际,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积极探索全市畜牧业干部群众学法的信息化管理形式,尽快适应在市场经济下畜牧业发展的需求。在新形势下,我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积极推进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为建设法治城市,为保证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上级文件通知,我村南坑组被列为20xx年省级中心村创建点,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加快我村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上级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围绕“美居、美业、美游、美文”的创建要求,通过产业提升、旅游带动、文化挖掘、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生态保护等综合实施,体现出具有泾县地方新农村建设特色的风情韵味,使之成为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的基地,体现旅游胜地和展示新农村建设成就的窗口。
泾县蔡村镇小康村地处皖南深山腹地,泾县东部旅游生态环线内,全村现有968户,3023人,下辖10个村民组,总面积24.8平方公里,毛竹4500亩,青檀800亩,林业面积35000亩,其中省级公益林24000亩。本次创建点南坑组隶属泾县蔡村镇小康村,该中心村辖一个村民组,现有农户190户,623人,竹木加工企业1家(宣城宏宇竹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超市、政邮等**点。当前,我村广大干部群众着力破解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千方百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村“两委”带领下紧紧围绕毛竹做文章,通过招商引资项目一个年产达5000万元以上企业落户小康村(宣城宏宇竹业有限责任公司)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00元,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近年来,我村村民参加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有效提升,积极开展参与推选“道德模范”、“好儿女、女婆媳、好夫妻”和“身边好人榜”评选活动,先来有3人被评为市、县级“身边好人榜”。
为做好小康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规划先行。要科学编制全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建设规划,坚持规划的引领作用,始终把科学编制建设规划作为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导向和基础,做到先规划后实施,不规划不施工。
(二)整合资金。美丽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要整合部门项目资金,按照部门分工责任,全面梳理全村的涉农支农项目,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制定出项目整合管理办法,将各类涉农支农项目优先安排到美丽乡村示范点,切实做到规范衔接、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真正实现“集中力量办大事”。
(三)发动群众。成立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通过各项措施和奖惩办法,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切实发挥好居民的主体作用,大家**协力共建美丽家园。
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依托有利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环境和地域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建设成为泾县“美丽和谐”、“青清净静”的美丽新农村。
(一)启动全村村域发展整体规划
(二)环境整治工程
开展村组垃圾清理。全面治理生活垃圾,按30米半径配置垃圾桶,每户发放小垃圾桶,确保村容村貌全面提升。
河沟渠塘环境整治。以生态理念治水,确保村内主河道保洁到位、无裸露垃圾。
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加强对农户的引导和宣传教育,签定门前“三包”责任书,增强农户文明卫生意识,自觉搞好和维护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做到卫生清洁、堆码整洁。
建立长效管户机制。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对垃圾、绿化、亮化、公共设施维护等做到有人管理、有制度规定、有经费保障,优化保洁员队伍配置,拿出详细具体考核方案,设立环保志愿者队伍,发动群众参与保洁工作和监督工作。
(三)改水改厕工程
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摸排中心村旱厕情况,建立台账,对人口较密集区新增旅游公厕,对无人居住不常用的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的进行拆除,确保中心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确保安全饮水全覆盖。结合“十三五”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新建区域集中蓄水池,扩大农户自来水使用覆盖面,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开展污水一体化处理。结合“三大革命”部署,对中心村现有污水排放,采取以分散处理为主,通过分户式、联户式的办法,要求沿线采用整体式粪池、农户采用三格式粪池等简易处理技术,就地生态治理,对主干线新增dn600的雨污排水沟。
(四)道路基建工程
道路户户通。对中心村范围内路网进行合理布局,其中主干道为月南路穿境而过,为水泥硬化路面,村内其它支路采用沙石路及石块路修复,确保所有村民道路畅通到户。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省级中心村考核细则,优化村部为民服务中心,统筹合理布置图书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新增公共区域无线网络,实现宽带通村。
打造精品景点。以传统手工业示范片为据点,打造特色旅游观光、旅游接待、沙滩休闲、引导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充分利用院墙、路灯牌等宣传阵地,围绕精品景点打造文化主题,营造文化氛围,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五)绿化亮化工程
道路绿化提升。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和亮化,以示范片为重点,以点带面,辐射全村。整体规划,统一布局,绿化以常绿树为主,起到除尘、降噪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对村部入口、健身广场、村民服务中心、集中居住点、街道两侧等公众场所进行美化升级,美化以乡土树种为主,打造村落亮点。
庭院绿化提升。分户设计绿化,按照“大协调,小美观”的原则,对每户房前屋后推行“见缝插绿”和“见空建景”式绿化,拓展绿化发展空间,以果树、绿树为主,适当配以灌木花卉及绿化小苗,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状态。
建设美丽菜园。拆除破瓜棚、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瓜棚,菜园内外清除杂柴草,统一制作竹式篱笆或防腐木栅栏。
合理村庄亮化。在村庄主干道按30米间距布置6米杆高太阳能路灯,对公共域安装太阳能宫廷灯,应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指路、路名、村名等交通标识。
(六)产业发展
用旅游发展引领绿色发展,用农业发展来促进生态发展。以绿色休闲观光为主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应用,扶持壮大茶文化产业、旅游观光产业,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坚持第一产业为主,大力创新第二产业。将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种植经营——农庄、漂流基地、花卉苗木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创新增收。,由此整体推进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
(一)规划编制阶段(20xx年)
协调设计院进行现场踏勘,对村庄进行了详细调研,摸清找准村庄规划的重点及近期整治要求,确定规划思路,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征求群众意见,并邀请镇领导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计划6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二)宣传启动阶段(20xx年)
结合群众工作、扶贫走访,组织深入走访调研、全面征求意见和建议,对中心村建设内容、整治布局进行合理安排,召开村、组征求会议,制定建设实施方案。结合“三大革命”进行旱厕摸底,按程序先行进行完成改水改厕自主招标。(计划7月底前完成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报批和改水改厕议标程序)
(三)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
全面展开“十一项”省级中心建设内容,按照铺排时序进度表,因地制宜,先难后易,进行改水改厕工程、环境整治工程、道路基建工程、亮化绿化工程,重点推进示范片的打造,全面开展村村道路、河道清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引导村民逐步建立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机制。(计划12月底完成前“三大工程”建设任务)
(四)提升创新阶段(20xx年)
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提炼经验,总结不足,编制材料。持续开展环境净化、序化,绿化、美化、亮化建设,85%以上庭院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确保组不漏户,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品质。
县政府: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脱贫攻坚、环境整治、文明创建、党的建设、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重点任务为抓手,重精准、补短板,团结协作、勠力同心,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搞建设,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自我加压、负重爬坡、砥砺奋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难题,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提质
1-9月份实现财政收入809万元,其中税务部门收入769万元、财政收入40万元。全镇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305.6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16.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8.54万元,教育支出124.3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363.56万元,农业、林业、水利支出440.6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7.14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扎实推进。邹庙敬老院、行蓄洪区移民迁建、遇春学校等项目即将落地;彭庙自来水厂管网建设全面完成;积极推进xx岗村4个庄台556.9亩土地复垦项目,保障新区建设用地指标。遇春花园安置小区及新区道路、小学、幼儿园、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三农”工作稳步推进
1.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资275.2万元完成永西村、杨圩村、南湖村等四条扶贫道路建设,道路硬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投资13万元完成徐梅村“百千万绿化工程”;
完成2020年旱改水项目全部工程内容,已通过县级验收,具备供水条件;
完成镇北新村、孙大巷村等6个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受益人口24418人;
投资150万元改扩建五路村、邹庙村、xx岗村、拐集村、徐梅村和镇北新村等6个村卫生室,现已通过县级验收,交付使用。
2.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农业补贴“三合一”改革持续开展,积极强化公共财政理念,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加强惠农资金监管,2020年1-9月份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资金合计4646.82万元﹔其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1356.51万元﹔稻谷补贴资金77.64万元﹔低保资金1208万元﹔五保户241.69万元;
社会救济资金34.47万元;
优抚定补资金378.05万元;
移民建房补助资金581.8万元;
危房改造资金82.2万元;
雨露计划扶贫资金10.65万元;
农机具购置补贴206.76万元。持续抓好农民负担日常监管工作,规范生产性水电费和“一事一议”项目上报审批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3.农业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大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步伐,按期完成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土地流转台账,为流转双方提供优质服务,及时解决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增土地流转面积9788.33亩,全镇土地流转面积达5.91万亩,莲藕、芡实等水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9000余亩,“稻虾共养”面积达10000余亩;
南湖草莓、王巷瓜蒌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发展良好,有利促进农民增收;
彭庙村9630亩高标准农田完成初验,有效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三)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1.镇村面貌显著改观。徐梅、邹庙两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已完成市级验收,大郢县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已完成县级验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继续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2017年、2018年改厕1521户及2019年改厕1377户顺利通过县级验收;
持续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现卫星监测“零火点”,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各项工作要求。稳步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新造林1668亩。
2.环境质量持续优化。严格落实环保工作责任制,按时保质完成上级环保督察、暗访反馈问题整改,严厉打击环保违法行为。认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按照“五清一改”整治要求对辖区开展全覆盖整治,共投入镇村干部、志愿者和民工12000余人次,投入挖掘机、铲车、垃圾清运车共124辆,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4300余吨,清理村内沟塘109处,拆除废弃厕所1300余处,清理无功能建筑8800多平方米,清理乱搭乱建1150余处,清理小广告1600余处,路肩整治8300余米,整治沟塘67条,整治乱象7200余处。村庄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持续减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3.城镇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积极探索城镇管理执法体制建设,聘用行政执法队员,对镇区环境卫生、经营秩序等实施规范化管理,充分保障建成区整治工作成果。设置交通违章探头3处,镇区交通秩序得到显著改善。规范农民建房审批,全年上报审批24户,加大防违控违工作力度,完成危房改造61户,其中贫困户危房改造34户;
开展农民建房巡查40余次,拆除违章建筑30余处。深化殡葬改革,稳步提高公益性公墓入墓率,继续落实殡改信息跟踪制度,村级公益性公墓管理和使用得到明显加强。
(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1.教育事业发展良好。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投资20余万元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29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参加市县级好人、道德模范和新乡贤评选,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积极组织文化站举办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教育事业发展良好,常坟学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4万元,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提升,获评全县年度教育工作先进单位,13名教师荣获“怀远县青年骨干教师”、“xx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常坟中学顺利通过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复核并被评为优秀等级,特色化办学成效显著,教研、德育工作水平和教学办公条件不断提升。遇春学校建设项目一期已完工,包含幼儿园12个班及小学12个班。
2.民生保障更趋完善。完成新农合筹资2097.9125万元,90069人参合,参合率达到87.44%;
1-9月完成城乡居保筹资987.68万元,系统代扣成功41207人,完成比例102.14%,人均缴费金额239.69元。完成养老机构社会化托管,投资1025万元的邹庙颐静苑敬老院建设项目主体已基本完工,集中供养人员生活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武装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认真开展民兵整组工作,基干民兵调整为152人,民兵质量得到显著增强;
严格落实安置政策,保障退役士兵权益。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会、共青团、残疾人、通信、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加强。
(五)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354”+n问题整改,共梳理排查出8大类15项25个具体问题,制定了80条整改措施,每一项整改任务由一名班子成员牵头负责,明确责任到单位、到人,25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认真组织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村排查和镇抽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坚持扶贫工作例会和月考核制度,完善督察机制,做到帮扶人、帮扶措施、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四个到位,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上报特色种养业78户,涉及补助资金18.5778万元,落实春季教育资助406人,落实29户危房改造任务。新开发公益性岗位66个,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202个。
(六)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矛盾调解机制建设,健全人民调解体系,从退职干部和“五老”人员中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29名,上半年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2起,收到较好社会效果。加大群防群治经费投入,投资完善镇域监控系统,新增治安监控探头105个。进一步完善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建设,各村每周开展不少于3次夜间巡逻。“雪亮工程”监控系统有序推进,224个一类监控点和27个二类监控点已完成选址。开展综治防邪、国安、禁毒等专项宣传4场次,开展“法律顾问讲座”20余场次,全覆盖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群众平安建设参与度和法治意识显著增强。多形式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打击黄赌毒工作,有效净化社会环境。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
(七)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以反面典型为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建设,制定《常坟镇机关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和作风建设规范》,明确在职人员工作、会议、值班、请销假等各项制度;
围绕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行“交、办、督、问”工作机制,促进镇村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三十条、市二十八条、县双十条规定,严守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深化政府信息公开,畅通政民互动渠道,积极回应群众呼声,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增强为民服务工作水平,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依法履职,加大工作成效考核、效能督查力度,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全镇产业层次不高,动能转换不快,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日渐凸显。二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尚存在不少短板,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等方面与群众期盼仍有不小差距。三是营商环境仍需优化,招商引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四是少数干部担当作为意识不强,推动发展能力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对此,我们将认真反省,汲取教训,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巩固扶贫成效,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持一个不落,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奋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突出精准要求,强化配套措施,狠抓责任落实,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始终保持浓厚的宣传氛围,继续保持强劲的工作势头,夯实包保责任,实行严厉的督查考核机制,确保扶贫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积极争取上级各类扶贫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提高产业扶贫比重,大力培育特色鲜明、带贫面广、有竞争力的扶贫主导产业,深入推广“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和“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模式,在南湖、大郢、王咀等贫困村和重点帮扶村积极培育引进新型经营主体。深化“三业一岗”就业扶贫,认真组织开展贫困人**能培训,不断增强贫困人口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加快推进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完成行蓄洪区移民安置房建设和群众回迁工作。持续排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抓好整改,补齐短板。坚持“四个不摘”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特殊贫困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和致富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持续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健全实现稳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长效机制,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二)夯实发展基础,有力有序推进现代农业。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稳步推广“一户一块田”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积极引导土地向大户集中,培育生产大户、典型大户,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耕种和科学管理水平。积极整合涉农项目,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抓好示范带动,积极促进种植、养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增加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提高比较效益。高质量完成五路、常桥、新东、张沟、拐集、王巷等9个行政村1.8万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发掘现有资源,支持发展优质糯稻和有机果蔬种植,积极稳妥推进“稻虾共养”,鼓励申报特色农产品商标、品牌,不断提高我镇农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着力提高良种良法的覆盖面,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和普及。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进行积极引导和扶持,保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为发展农村规模经济提供保障。全面完成农村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任务,继续推进“三权分置”改革,探索更多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途径,拓宽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继续实施“劝耕贷”和“两权”抵押贷款,建立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和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确保涉农资金安全运行,鼓励社会投资,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
(三)秉承绿色理念,常态长效提升镇域环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继续实施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环保违法行为。严格落实环保工作“一岗双责”,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环保督察,完善考核机制,强化问责追责,在思想上、行动上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深化村庄清洁行动为重点,以“美丽庭院”评选、“光荣榜”、“曝光台”等工作措施为抓手,严格落实“五清一改”,不断完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倡导文明生活,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ppp项目,完成镇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提升改造工作,不断改善镇区水体环境。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孙大巷、永西和新集三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确保综合利用率达到92%以上。继续实施增绿增效工程,巩固林业工作成果,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工作要求,持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狠抓拆违控违,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健全管理网络,明确责任,抓好源头治理,坚决遏制违建增量。加快遇春新区建设步伐,争取234省道项目早日建成投用,不断补齐基础短板,改善镇域环境面貌。
(四)着眼民生福祉,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民生为本,共建共享,更加注重群众生活质量,更加注重群众主观感受,更加注重群众幸福指数。继续抓好民生工程,多办为民实事,多谋民生福祉,切实让发展的过程成为造福人民的过程。严格落实社会保障,对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员等弱势群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资金及时定额发放。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及时发放各类社保、惠农专项资金,让群众切实感受政府关怀。积极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提高全镇道路硬化率。扎实推进中医院常坟分院建设项目,大幅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快遇春学校建设进度,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加快补齐基础教育短板;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保障教师待遇,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提倡移风易俗,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村居。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发生。不断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加快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等事业发展,统筹做好民族宗教、防汛抗旱、通信、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
(五)加强社会治理,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深化“平安常坟”建设,拓宽“雪亮工程”覆盖面,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现代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和应急管理队伍建设,抓好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药安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支持蓝天救援队等社会救援力量发展壮大,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坚持“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推进“四重”信访矛盾化解攻坚,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处理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加强法治教育,扩**律援助。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老人的关爱服务,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公益慈善事业。
办公室的工作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这成了一个新的课题。下半年,政府办公室顺应了时代、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变化,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紧紧围绕"责任、服务、效能、合作"这一主线,强化"我们是区领导身边工作人员"的工作形象和标准,在抓制度、抓作风、抓效率、抓协调、抓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做到不断推陈出新,探索出新的境界。
综合协调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能,要充分发挥好这一职能,保证日常工作高效、有序运转,必须抓好制度建设。政府办全体人员要认真学习《政府办公室工作规则》,严格按照各项工作规范、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办事,配合《工作规则》的下发,在全机关开展"学习规则、规范流程、塑造形象"的学习、比武、检查、评比、考核活动。我们还要进一步建立月主任负责制,每月指派一名政府办副主任牵头,组织、管理好政府办内部各项学习、交流工作。要严格按照《工作规则》定期召开主任办公会、科长例会、政府办全体会以及业务交流会,实现日常工作流程化、规范化。我们还要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细化、量化办公室工作人员业绩考核标准,建立工作岗位责任追究制,强化责任意识,努力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政绩观,使多样化、个性化的人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下半年我们要强化超前服务意识,实现由被动服务向力争主动服务转变,创造性地开展服务工作,做到能办大事,不忽略小事,会办难事,敢办新事,既要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更要积极、主动地寻求工作的着力点;既要想领导之所想,更要想领导之未想,及早发现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努力争取做好工作的主动权,用现代、开放的理念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政府办公室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为政府排忧解难,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坚持24小时值班制,政府办各个部门都要研究建立本系统工作的快速处置预案,建立办公室内部快速反应、处置突发事件的制度,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做到信息畅通,责任明确,反应迅速,工作到位,不推委、不扯皮、不拖拉。同时,要加快办公室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尽快实现主要业务部门的数字化、网络化和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政府办公室各科室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集思广益,顾全大局,互相支持,互相协作,互相补台。下半年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办主任之间工作的交流与沟通,推进班子合力建设。
政府办干部应该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抓综合素质培养是我们今年队伍建设的关键与重点。下半年要重点加强科级干部的培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历史、法律、现代科技、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使他们达到一专多能,广闻博览,培养拿笔能写、开口能讲、有事能办的才能。对于办公室的整体学习,要适应我们的工作特点,采取研讨会、讲座、现场参观、跟随领导调研等多种形式,拓宽大家的视野,不断增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学习意识,使整个办公室始终处在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之中。同时,办公室也将继续关心大家的生活,努力解决大家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区即定工作目标开展工作,进一步落实责任,提高效率,服务大局,加强合作,努力开创**政府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1、为确保各村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做好做实,各村除了预算县上的养护补助资金外,必须认真通过“一事一议”或其他渠道筹足养护管理资金,以保证养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4)及时抢修大量被损坏的水沟、涵洞。
3、认真制定管养机制,具体明确管养职责,详细制定管养标准,多方筹措管养资金,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评分兑现补助资金,鼓励先进批后进,资金奖惩来分明。
4、加强公路路政管理,确保路产路权不受侵害。
5、(6)在村道公路出入口要设置牢固稳定的限宽桩和限载标志,限宽控制在2.2米以内,限载车货总重15吨以内,以确保村公路的使用寿命。
6、(2)及时用备用的养护材料修补小范围内的水沟、涵洞、路基、路面及相关附属设。
7、(二)明确管养职责
8、水沟、涵洞随时要保持干净、通畅,不能有垃圾、杂草和土石等堆积物,保证排水通畅。
9、随时要保持路基没有软路基、没有坑槽,路基边缘线型顺适,路面平整,没有坑凼。
10、2月底前,各村务必按照“三禁五有”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村的村道公路养护管理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和养护队,并以文件形式上报镇政府。
11、(3)及时清扫路面,保持路面洁。
12、按照“镇道镇管、村道村管”的原则,各村要根据本各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村道公路的长效管养机制,具体可采取:
13、(六)加强资金筹措和管理:
14、保持路面干净,不能有垃圾、杂草和土石等堆积物。
15、(7)及时修复急弯、陡坡、路榨等危险路段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随时保持明显星醒目,保障通行安全。
16、要及时清除路面上的塌塌方,要及时修复和处置垮塌路基,保证路基牢固稳定,并要保证路基的基本宽度。
17、及时进行集体集中性的突击养护管理,具体有:
18、三、管养措施
19、村委会职责:村委会是村道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在镇政府的监督指导下,宣传发动群众,做好“一事一议”,落实养护管理的工作责任,制定本村村道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筹措养护管理资金,负责村道公路的养护管理及安全工作。
20、必要的急弯、陡坡、窄路、险岩、危岩等标志标牌和防护设施必须设置明显、醒目和永久,并长期进行管理和维护,防止被损坏和盗窃。一旦出现必须及时修复和恢复,保障通行安全。
21、(1)及时清除每处5m3以上的内侧坍塌方,及时疏通水沟和涵洞。
22、(3)、禁止在公路红线内构造永久性建筑物(乡道公路控制在水沟外沿5米外、村道公路控制在水沟外沿3米外)。
23、(4)及时清除路面堆占,保持道路通畅。
24、以各村集体为单位,进行集体季节性管养。
25、加强日常养护,具体有:
26、3月底前各村要对各村的村道公路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突击性养护管理,各村的专业养护队务必搞好日常养护管理,镇上每季考核一次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并在全镇进行通报。
27、结合新农村建设,全镇在6月底前至少抓好两条村道公路的养护管理示范路。全力行动,通过高标准的管养,达到全镇所有村道公路的通行能力得到彻底改变,确保安全、畅通运行。
28、分村、分社、分段进行集体季节性管养。
29、镇政府职责:建立健全全镇的养护管理机制,监督、落实镇村道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及质量,负责村道公路的安全管理工作,筹措和拨付养护管理资金,同时要指导、监督各村落实管养机制、抓好全镇村道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及质量,落实养护管理资金,并对各村的养护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考评和奖惩。
30、(1)彻底清理水沟、涵洞内的垃圾、杂草和土石等堆积物,保持水沟、涵洞通畅。
31、(三)管养方式:
32、镇政府将把村道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纳入镇上年度目标考核,同时,考核得分也将作为兑现养护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年终将由镇政府对镇村道公路管养进行考核、考评,兑现养护补助经费和奖惩。对养护管理任务工作完成很差,甚至因养护管理不到位而出路基路面大面积沉陷、垮塌等问题的村,将在全镇通报批评,扣减年度目标考核分数和养护补助经费,经济损失严重的,将追究责任。
33、(8)加强公路路政管理,确保路产路权不受侵害。禁止在公路红线内构造永久性建筑物、禁止超重车辆在镇村公路上通行、禁止在公路上堆占、打场晒粮、开沟引水;禁止任何人和单位随意损坏和破坏公路及相关附属设施。
34、组建专业养护队,各村委会与养护队签订养护合同,进行专业队日常性管养。
35、(1)路面上不能有长期性的堆占物,不准打场晒粮,不准随便开沟引水,保持道路通畅。
36、(七)严格考核奖惩:
37、(四)明确管养任务:
38、水沟及路边的线型要顺畅,不能弯弯曲曲。土水沟的最小深度要保证40cm,最小宽度要保证底宽40cm、顶宽60cm。
39、(2)、公路一旦修好,要坚决制止有损坏、破坏和侵占公路及附属设施的行为。
40、凡是沟内水排不出去的路段,必须根据排水量的大小分别设置控径大小不等的涵洞,进出口要宽大,要保证有利于涵洞的清理。
41、(一)制定管养机制:各村在制定镇村道公路的管养机制时,必须按照“三禁五有”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即:禁止在公路红线内构造永久性建筑物、禁止超重车辆在镇村公路上通行、禁止在公路上堆占、打场晒粮、开沟引水;有养护管理制度、有管养人员、有养管机具、有管养经费、有管养考核奖罚。逗硬坚持“一事一议”、“一路一队、“一路一合同”的养护管理办法。坚持财政预算奖补与“一事一议”相结合,多方筹措养护资金,确保有路必养、有路必管、高标管养、落到实处。
42、养护队职责:认真学习县上下发的《镇村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规范》,严格按照与各村签订的养护管理合同条款履行养护管理合同,按时、按质、按量、安全地实施和完成所承包路段的养护管理工作,随时接受村委会和上级相关部门的检查、考核、验收。
43、专业队日常性与我镇村集体突击性相结合管养。
44、(2)及时恢复和抢修垮塌、沉降及滑坡路基,保证路基牢固稳定。
45、镇交管员职责:在镇政府的领导下,代表镇政府,具体指导、监督各村抓紧抓好村道公路养护管理的各项工作,及时收集和完善相关资料,汇总上报相关工作情况。
46、(五)制定管养标准:
47、公路边缘随时要根据公路的基本状况准备一定数量的养护材料,以便养护工人随时随地使用。
48、(5)及时清除每处5m3以下的内侧坍塌方。
49、(3)及时抢修被大面积损坏的路面。
以统计“五五”普法工作为契机,紧紧围绕统计工作大局,大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安排和部署统计普法依法治理各项任务,服务统计改革和发展,服务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和以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广泛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注重培养广大统计人员权力与职责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现代法治观念,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二)积极推动将统计法知识内容列入今年县委党校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课程,进一步巩固对领导干部的普法宣传阵地,进一步加大对县局广大干部的普法培训力度。
(三)继续坚持和完善机关干部学法制度,今年至少举办一次法制讲座或专题学习,加强对专业人员统计法律知识和行政执法知识的培训教育。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与统计活动有关的所有人员。重点对象是各镇乡、各部门、各单位的党政领导和承担经常性统计调查任务的调查对象及其统计人员,全县统计执法检查员及县统计局的干部职工。
1、扎实开展“视统计信誉为生命”等统计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使全社会了解统计法、遵守统计法,为推进依法统计、科学统计、阳光统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加强新法宣传。积极采取措施,以《统计法》和即将出台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统计违法违者罚款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学习教育为重点,借助各类培训,通过多种形式抓好统计从业人员及企业负责人的学习教育,更新、充实统计法律法规知识;有计划地推进《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纳入县党校教学内容,提高领导干部的统计法律意识。
3、及早研究、部署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统计法宣传旬,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提高新法的社会知晓度,扩大社会影响。
以统计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依法行政、依法统计为目标,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运用统计执法和监督检查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努力提高各级统计机构依法行政水。
1、深入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以及市政府关于推进依法行政有关文件精神。
2、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建立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制度和案卷评查制度,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理力度,促进统计工作全面进入法制化轨道,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