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范文

传统婚俗之择吉 民间嫁娶择吉通书(优选9篇)

时间:2024-12-30 22:10:37 作者: 字数:52920字

第1篇:传统婚俗之择吉

就中国文化的发生来说,有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不同的两源;就学术思想而言,也具有多元互补的特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动互补是其显例。传统中国还有发达的民间社会,主要以家庭和家族为中心,构成文化多元存在的社会依托物。

现代化的多元模式,主要是文化的民族内涵和现代性之间的张力问题。因此,在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中间呈现的诸多问题,常常离不开文化的思考。就是说,从文化的视角解读现代社会,有可能把很多问题说得更清楚一些,单一的政治解读、经济解读、军事解读,都不容易把一个国家和社会研究明白。

我的一个看法是:社会的问题在经济,经济的问题在文化,文化的问题在教育,教育的问题在文化。这是一个文化与社会与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循环圈,这个循环圈为我们提供了对社会现象作文化解读的可能。我不是文化决定论者,但我觉得,当代中国文化方面的欠账太多。因为我们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把文化混同于意识形态,以至文化排斥多于文化建设。殊不知文化建设是需要依赖社会的。经济的市场化自然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社会不能市场化,社会的教育与学术尤其不能市场化。人类的道德理性(譬如操守)和美好的情感(譬如爱情),不能市场化。总之,经济强国的建立,不能以牺牲文化的基本价值为条件。

现代性语境下的文化问题,有一个自我的文化身份和与他者的关系问题。走向现代,那么传统呢?走向世界、一切方面都试图与国际接轨,那么自己呢?所以,便有了对自身角色作文化辨认的需要,而角色离不开自己的文化传统。如果说一百年前、三十年前,可能还会有学者认为现代化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不相容的,但今天,已经很少再听到这种声音了。我们长期反思的结论是:现代化不能完全丢开自己的文化传统,不能离开自己的出发点,不能找不到回家的路。

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五千年的文明,三千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与文化。当欧洲还处于中世纪的时候,中国的唐代就已经迎来了自由歌唱的历史时期,唐代的多元繁荣是中国文化史的最辉煌的记忆。

多元共生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就中国文化的发生来说,它是多元的,具体可以说有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不同的两源。我们过去讲中国文化,一般都讲黄河文化,以黄河文化为基准,因而黄土地文化、农耕文化、内陆文化、写实主义文化等等,成为人们概括中国文化的常用语言。但长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黄河文化的范例。甚至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所呈现的文化面貌也是如此的不同。

长江上游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造型和黄河流域非常不同,有非常夸张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甚至使人怀疑这是中国人制作的造型吗?从这些青铜器的构造上,我们约略可以想象出四川人的性格似乎带有青铜器的刚性。而长江中游的楚文化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有一年我参观河南的博物馆,看到黄河流域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各种鼎器的造型浑厚庄严,有力度,感觉很震撼。后来馆长带我去看另一处存放的青铜器,一排的鼎器,但造型轻巧,下座虽大,腰身却很细,年代也跟黄河流域差不多。馆长让我想想是哪里出土的?我说可能是三楚。他说是啊,“楚王好细腰”嘛。宫廷的审美取向已经影响到了青铜器的造型。由这一点可以看出,楚文化确实有自己的特点。长江下游的浙江则有大规模的玉器出土,就是有名的良渚玉器,不光有人身上佩戴的饰物,而且有生产工具和军事器械,例如玉斧、玉刀、玉箭、玉剑等等。所以考古学家怀疑,我国古代是不是可能有一个玉器时期。这些洁白坚硬的玉器,或许也可以让人联想到浙江人的一些性格特征。

所以,不仅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不同,长江上中下游的文化也有很多差异。黄河文化的那些人们熟悉的特征,不一定完全适用于长江文化。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可以直接和海洋联系起来,如果说黄河文化带有内陆文化的特点,那么长江文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点。长江流域南面的岭南文化,更是很早就直接跟海外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就学术思想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多元互补的特点。学术思想是民族精神的理性之光,是最高形态的文化。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动互补是其显例。佛教是在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到中国的,这么一个外来宗教慢慢变成中国自己的宗教,是由于儒家的思想有极大的包容性。道教的产生也在东汉,当佛教思想刚刚传进来的时候,起来进行反驳和讨论的居然不是儒家而是道教。因为道教是宗教,所以对另一种宗教的理念不能认同。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写过有名的《神灭论》,就是批评佛教思想的。他为什么写这个文章呢?据陈寅恪先生考证,范缜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以及他自己,都信仰天师道,这是道教的一个分支,他反对佛教,是由于他有道教的家传影响。

历史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宗教战争,但是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很少有宗教战争。这是由于中国的文化思想有极大的包容性,特别是儒家思想。所以然者,在于儒家不是宗教,或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儒家不是真正的宗教”。正因为传统社会占主流地位的儒家不是宗教,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才融合得很好。汉以后儒家是在朝的思想,道家和道教以及佛教主要在民间。对于一个知识人士而言,三家思想的互补使得精神空间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进退、顺逆、浮沉,均有现成的学说依据,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思想给人以上进的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士人的共同理想。但是,如果仕途受到了挫折,乃至革职、斥退、罢官的时候,道家无为的思想便可以给他很好的支撑。道教崇尚自然,可以让他畅游于山水之间。甚至遭遇罪愆,如果信奉佛教,剃度出家,也可以避世完身。总之生命个体不会陷入完全的绝境。所以,多元性、包容性和自性的超越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性的基本特征。

传统中国还有发达的民间社会,主要以家庭和家族为中心,构成文化多元存在的社会依托物。依据文化人类学的法则,文化传统可以区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比如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家思想,就是大传统;而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则是小传统。大小传统是互动和互相依赖的,当大传统遭遇危机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在民间文化中搜寻到它的碎片。所谓“礼失,求诸野”,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到东南亚一带,看到那里的华族社会,其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性仍然相当牢固,甚至比我们国内看得更重。

中国文化自有令人自豪的不间断的传统,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和汉字有关系。汉字我们使用了两三千年,从秦朝的统一文字到现在,一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电脑盛行原以为会使我们的汉字遇到危机困难,实际结果却并非如此,现在汉字进入电脑极为方便,说明我们的汉字在现代背景下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文明不间断的有功之臣。相反,20世纪初前半期,许多志士仁人以为汉字将成为现代化的“累赘”的想法,未免是杞人忧天。不过从清朝中叶以后,中国的发

展落在了世界文明的后面。不少史学家喜欢讲清朝如何不可一世,喜欢讲“康乾盛世”,但是我个人的看法,中国落后的直接触点其实还是发生在清朝。由于康熙晚年到后来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不与外人建立正常的交流关系,使中国处于与世界隔绝的状态。唐朝为什么那样强大而且繁荣?胸怀宽广地与中亚以及其他国家建立稳定的文化商务关系,是重要的一因。十七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很愿意跟中国交流,但是清朝统治者不接受他们伸出来的手。显例是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以给乾隆祝寿的名义率船队来华,带有乔治三世国王给乾隆帝的祝寿信,希望与中方签署一项贸易协定,并在双方首都互设使馆。清朝认为根本无此必要,价值1.56万英镑的600箱礼物收下了,马戛尔尼则除了拿到一柄精美的玉如意,等于空手而归。我以为至少是此次,不是西方而是清朝统治者主动放弃了交流的历史机会。否则,如果当时能够主动打开和欧洲经商的通道,后续的发展也许就不是后来的面貌了。

到了晚清,中国的大门被西人的船坚炮利打开,欧风美雨狂袭而至,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发生了危机。1911年持续几千年的帝制解体了,最后一个皇帝被赶下了龙椅,以“三纲五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也就是传统社会的大传统,还能够继续发用吗?中国的固有文化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生?或者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应该是怎样的关系?传统中国经过怎样的途径才能顺利地进入现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还有意义吗?百年以来一直存在争论,直到今天仍不能说已经获致完全的解决。

第2篇:传统婚俗之择吉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报国寸心坚似铁。——陆游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需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韦应物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孟子,“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霍去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都以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民族、国家危难之际勇于担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古至今,无论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的范仲淹,还是“一枪碧血勤珍重”的秋瑾,“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都懂得爱国是“作为一个臣民必备的素养”的道理。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苏武的英雄气节谱写一曲“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正气歌。青山依旧,绿水依然,秋还是那样寒。走在秋风中的我终于读懂了何为“忠诚”,何为“英雄”。

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

特征:坚守信念为国捐躯

评价1: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评价2: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

评价3:权力的巅峰,他触手可及;忠诚的信条,他永生不忘。他火烧赤壁,血战南郡,以自己短暂的生命,成就他人的王者霸业。一颗忠心,东吴元老,他深谋远虑,助吴天下三分。何谓贤谋,何谓良帅,何谓能臣,公瑾是也。

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特征:浊世清莲

评价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他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评价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他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

评价3:是他,使内外交困的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是他,虽屡遭疏远流放,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无能为力,他纵身一跃汨罗江,以身来殉美政理想!

李时珍:用坚持谱写中华传奇

特征:医学泰斗

评价1: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你就是以这样谦逊的姿态和辉煌的成就为中华历史写下一部传奇!

评价2:一介农夫,怀揣着执着上路,走进大山,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挥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纲目》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

第3篇:传统婚俗之择吉

“剪纸”活动

【设计意图】

民间美术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信仰、传说、风俗等方面的形象反映,凝聚了一个地方世代相传的民风民俗,它是由人民群众根据生活的要求而创作,又为人民群众所广泛使用,其浓郁的乡土味和地域特色最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回归,成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为了传承这一文化,我们开展了民间美术这一幼儿喜爱的活动,在活动中尤其是民间剪纸活动深受幼儿的喜欢,幼儿可以用剪刀在彩色纸上任意的剪出自己喜爱的植物、动物、人物造型等图案,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想象力,发展了孩子的思维,又对孩子进行了民间美术的熏陶和民间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随着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增长,他们对这一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设计了“剪纸”这一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所在,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启发幼儿了解剪纸的用途。

2、培养幼儿剪纸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性。

3、激发幼儿热爱生活,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彩色腊光纸若干、正方形彩纸若干、剪刀每人一把、十二生肖剪纸范品、篮子、铅笔每人一把、毛线若干条、胶水、棉签、纸盒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12生肖剪纸)范品,提问:

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他是怎么做的?请你学学小动物的叫声,看看小动物身体上的图案是什么花纹?

二、出示剪纸书签,它是怎样做成的?

(先用剪刀剪出图案,把图案贴在衬纸上,再系上缎带)

三、出示剪纸圆盘做成的门笺,它是怎样做成的?

(先用剪刀剪成漂亮的图案,把剪出来的纸贴在圆盘中心,在上面粘上绳子,再在下面粘上穗子)

四、出示剪纸灯笼,这是什么?有几个面?是怎样做成的?

(先用剪刀在腊光纸上剪出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贴在正方形纸的中央,然后把正方形纸的四个角向中心折,再把六张纸的每个三角形贴在一起,给上面粘上带子,给下面贴上穗子)

五、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互相交流、观赏、讲评作品,布置教室和幼儿园环境,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结束。

第4篇:传统婚俗之择吉

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因此出现了德行危机。人们大声疾呼,要恢复中国人固有的传统美德,诸如公正、诚实、良知等等。

社会上的许多现象让人感到震惊,例如12岁的孩子贩毒、14岁的女孩子生孩子、16岁的中学生残忍的杀死母亲,…;虽然他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感受阳光雨露,可是,他们纯洁的心灵被污染了,从小就丧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走上了邪路。

举几个身边的例子:乘车时,学生在那里安然的坐着,却不给身边的老奶奶让座,甚至有时在车内能听到人们大讲脏话,互相彼此漫骂,随地乱扔废纸……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文明离他们越来越远,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也消失殆尽。

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好了,可以买私人小汽车、洋房、名表…可是精神生活却极其贫乏,有些人总爱占小便宜,公共汽车的投币箱里被扔进了多少假-钱和残币,又有一些人用五角钱来充当一元钱,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硬币,却反映出人们的文明修养该是多么的匮乏。

现在外国人都能学习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那我们更应该将它发扬光大,世世代代流传下去,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

随着我们国家不断的重视文明教育,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传统美德在不断的弘扬。比如:希望工程越来越红火,扶老携幼、拾金不昧、孝敬父母…的文明现象层出不穷。

所以,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做一个讲道德的小公民,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我们身上继续发扬光大。

第5篇:传统婚俗之择吉

1、知识与本事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本事。

2、经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资料,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礼貌、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资料。

2、图片,文字资料。

全校师生。

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此刻开始!

2、活动开始: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

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资料是倡导:“富强、民主、礼貌……”?这24字能够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头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同学们,从今日起,我们倡议:

(1)遵守纪律,礼貌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

(2)团结友爱,帮忙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进取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

每个人都承担起自我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能够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在班团体中,教师期待大家每个人都发挥自我的长处,贡献出自我的一点点力量,那样我们的班级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明白,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并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第6篇:传统婚俗之择吉

我喜欢的民族服饰

教学目标:

1、欣赏民族服饰,感受各民族特点以及民族服饰的美

2、会用折、剪、贴等多种美工方法制作一种民族服饰

3、能较协调的搭配色彩

教学准备:

各民族娃娃的图片,彩纸剪刀,胶水,皱纹纸、白纸教学重点与难点选择合适材料,运用各种方式制作民族服饰

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感知法、讲解演示法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民族服饰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她有56个兄弟姐妹。今天我带来了很多图片,你知道这些服装是哪个民族的吗?

师:这些民族的服饰,分别是苗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等等。

请你仔细看看,他们的服饰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

引导幼儿谈谈民族服装、服饰之间的异同之处。

分别大胆地猜测这是什么民族的服装先感受民族服饰的特点,为下一环节制作服饰做铺垫。

二、尝试制作民族服装。

1、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服饰。

师:“今天我要请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民族服饰,今天我们要做一件民族服装。你来说说看你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

2、教师示范操作师:“这里有很多材料,这是什么?你觉得可以做什么?”

教师一边问一边简单地示范操作。

3、提供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说说自己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用什么材料,通过什么方式。

2)仔细观看老师的制作步骤。

3)自由操作。

通过欣赏图片,获得直观印象,然后组织讨论有利于孩子们更仔细的观察到民族服饰的特点,对接下来的教学开展提供帮助在认识材料的基础上,有目的的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降低操作难度。

三、展示制作成果。

师:“小朋友做的都非常用心,下面我要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做的民族服饰。”

师:“你做的是什么民族的服饰?你用了什么方法做的裙子?……幼儿将布置好的民族服饰进行介绍,相互欣赏,并随着民族音乐跳民族舞蹈。

说说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通过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幼儿不再是观看老师布置环境,而是与同伴相合作,一起来完成展览。

第7篇:传统婚俗之择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诗经》的有关文学常识,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以及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⑵ 通过学习《静女》和《氓》,进而了解“国风”的写作内容,体会民间的歌谣的特色;了解卫、邶两地不同的文化背景,体味独特的文化内容。

2.能力目标:

⑴ 继续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诗歌的能力。

⑵ 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1、品味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2、典型情节及精练语言。

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吟咏,在理解文章基础上,形成古诗文的语感。加深对古典诗歌的理解与领悟。

教学方法:

采用诵读教学法:音读、意读、情读、美读,读中理解课文,读中体会诗歌语感。

教学过程: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你对《诗经》的了解有多少?(结合注解1)

⑴ 性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一部总集,在它成为儒家的经典以前,通称为“诗”。(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之说有二:一即六种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识字、计算);一即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就是除了“五经”外,再加上失传的《乐》。)

⑵ 体制和内容:

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也称“诗三百”。 这些诗分属于国风、雅、颂三个部分,这大约是音乐的分类:

“风”指十五国风,风是乐调,国风就是各国土乐的意思,共160篇。大部分是民间歌谣,是《诗经》的精华,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大多是周代贵族所作的乐歌,也有一部分民歌,产生于周王畿;

“颂” 是赞美歌,是祭乐,分周颂、鲁颂、商颂,40篇。颂诗中《周颂》最早,全是西周作品。《商颂》是前七八世纪之间宋国的作品。《鲁颂》是前七世纪鲁国的作品。颂多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文字板滞,但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孔子曾经这样极力赞美《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经》当作教本,传授不绝。《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⑶ 艺术表现手法:(教师在此无须多介绍,在具体研习时结合实例讲解)

《诗经》在篇章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形式,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用今天的话说:“赋”就是直接叙事、刻画和抒情;“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起头,即先说别的事物,以引出诗人要说的事物。

赋、比、兴都是诗人用以构筑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的方法,它们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一般说来,虽某些诗侧重用赋、或比、或兴,而多数则是交互运用。就三类诗相对地说,在“风”和“小雅”中用比、兴多些,“大雅”和“颂”则多用赋。南宋吴泳曾对《毛诗》注明“兴”的诗有过统计,他说:毛氏自《关睢》而下总百十六篇,首系之“兴”。“风”七十,“小雅”四十,“大雅”四,“颂”二,注曰“兴也”。(据谢榛:《四溟诗话》卷二统计)

《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比较整齐,这是诗歌发展过程中的早期形式。《诗经》善于运用章句的重叠来表达思想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果。这种情况在《国风》和《小雅》的部分诗篇中尤为突出。

二.导入新课——《诗经》源头探爱情

《诗经》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关于爱情和婚姻问题的诗。爱情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诗经》中表现纯真的爱情的民歌很不少,而且表达方式大多具有质朴、热烈而大胆的特点。

*文学史上关于“三部曲”的说法——

“三部曲” 的说法源于古希腊,指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又称三联剧。现接线指三部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作品,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火》一、二、三部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关于《诗经》有“爱情三部曲”的说法: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以雌雄二鸟和鸣起兴,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真挚、热烈的追求。

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子衿》)──男子对女子刻骨铭心的思念,以致度日如年,精神恍惚。

附:见后面的“延伸阅读,深化鉴赏”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的愁情恰似苍茫的秋水,萧瑟的芦苇。

附:《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爱情作为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静女》,看看又是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

三、整体把握

1.听录音朗读课文,学生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2.学生自由诵读,讨论诗歌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 题目取自于句首,并不是标题,不能代表诗篇的内容。

② 基本句式是四言,一般读成“2/2”节拍

③ 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 为获得声韵上的美感。采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学生结合诵读提示再一次朗读诗歌,整体感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的主要内容。

明确:《邶风静女》是其中一首极富幽默情趣的爱情短诗。它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的口吻描绘了与恋人幽期密约时的有趣情景,描绘了“我”见到恋人前后的不同心情,显示出一个天真活泼、聪**美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情的少年的形象。主人公大胆热烈的爱情表白是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

四.自由讨论,相互交流:这首诗格调轻松优美,把民间一对男女恋人约会时的情景描写得生动活泼,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就诗歌的具体内容而言,描写了几个镜头?哪些地方令你感到有趣、激动与惊奇?

提示:注意诗中多处运用的细节描写、场景描写和心理描写。

描写了三个镜头,采用了蒙太奇手法(“空白”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段源于绘画。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就是运用含蓄精练的语言描写人事景物,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联想的空间,达到言简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静女》很讲究“空白”艺术的运用。 诗短小但不乏情趣。三小节诗表面上只写了几个动作,可在具体欣赏诗的时候,却不能局限于这个小范围。要调动想象填补其留下的大量“空白”。那么,这三小节就发展成了三幕小短剧。)

第一章:静女其姝,候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这一章描写男女恋人约会的场景。“静女其姝,候我于城隅”,点明了约会的地点与人物。(板书:一会:)

与“我”约会的是一位文雅而美丽的姑娘,这从“静”、“姝”两字可以看出。约会的地点是“城隅”:城墙上的角楼(一说是城墙边的角落)。请注意:《诗经》时代的“城”,不是城市,而是城墙。但“我”如约赶到的时候,她却——板书:爱而不见,故意躲藏起来不出现(一说是故意躲藏起来不让看见)。

问:静女为什么“爱而不见”?“我”的举动怎样?(板书:搔首踟蹰)反映什么心情,背后隐含什么情感?

爱,通“薆”,扬雄《方言》:“薆,谓薆蔽也。”急得“我”抓耳搔首,徘徊不停。“搔首踟蹰”四字,把“我”的憨厚、真诚以及未见恋人的焦灼、忧虑的心情十分逼真地表现了出来,表达了“我”对“静女”的爱慕和思念之深。(板书:——青年之急)这一章中“静女”尚未露面,但从她“爱而不见”的故意逗人的表现,可以想象她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情态。

两馈赠:(板书)——

第二章: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第三章: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两章描写男女恋人见面后的情景。“静女”与“我”见面后,送给“我”一支红色的管箫,红色的管箫鲜明有光,“我”非常喜爱,陶醉其中(板书: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这里的“女”,既指“彤管”,又指姑娘。“我”表面上是赞叹管箫之美,实际上是赞叹“静女”之美。这表现了“我”对“静女”的爱恋。(板书:——青年之恋)

接下来这一章继续描写两人见面后的情景。“静女”又赠给“我”一束从野外放牧的地方采来的茅草,那茅草的确又美丽又稀奇。但是“我”感到:不是茅草有多么美丽,而是因为它是“静女”赠送的,所以才显得特别珍贵。(板书:匪汝之为美 美人之贻——青年之诚)

总结引申——从《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古时的青年男女,在表达爱意之时,是极其含蓄浪漫意蕴的,如有以动物的相依相从表爱情,以植物花卉的柔润芳香表爱情,更有以音响的和谐悦耳表爱情,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如《诗经》的首章《关雎》,就是以水鸟和鸣代夫妇谐乐,以荇菜(一种水草)的柔顺润美来比拟女子的容貌和品性之美,如《周南桃夭》中的桃花之艳喻出嫁好的美貌,如《卫风氓》中,桑叶和鸠来喻妇人,所以才在此诗中,有女子馈赠彤管,荑草的举动,这一举动的含意是十分明晰的,因此才有男孩的激动和惊喜。也只有这样的爱的表达,才能显示爱情的纯真!因此,我们在领悟此诗的文词之美时,还应该领悟本诗中的意境、情感之美;

五、深入探讨,体会情感美

提问:你如何看待小伙子对姑娘所赠的两件礼物的赞美?在小伙子心中,彤管与荑草哪个更重要?

明确:①这是借物咏人,因人赞物。小伙子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赞美姑娘,表达的是小伙子对姑娘的真挚恋情。②照常理,彤管应比荑草贵重,但在小伙子心中夷草更贵重,这从小伙子的赞美可以看出来。小伙子对彤管只称赞它外表色泽鲜艳——“彤管有炜”, 而对受赠的普通的荑草则大加赞叹其“洵美且异”。“洵”即诚然、实在,“异”即特别、异常。显然他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是另有所感。荑草虽极其普通,但因它是姑娘亲自从野外采来作为信物给小伙子的,寄托了姑娘的一颗真挚的心,物微而情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与表达。因而,荑草已不再是一般的荑草,而成为小伙子眼中“洵美且异”的珍品。姑娘借荑草以传情,小伙子接受赠物,是对它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在我们看来,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和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他们的爱情也会像那初生的柔荑一样,在爱的雨露滋润下长成茂盛的草丛,永远甜蜜幸福。

六、延伸阅读,深化鉴赏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①衿——衣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②嗣——传送,给予。③挑、达——形容走来走去的情状。④阙——古代城门上的楼。

1.齐声朗读。

2.比较《邶风静女》和《郑风子衿》的异同。

不同点:①角度不同:《邶风静女》是以男子的口吻写的。《郑风子衿》是以女子的口吻写的。

②情节不同:《邶风静女》写青年男女的一次约会。《郑风子衿》写少女在城楼上盼望情人。

③基调不同:《邶风静女》欢乐幽默,充满情趣。《郑风子衿》缠绵悱恻,哀婉动人。

④写法不同:《邶风静女》主要通过细节刻画人物。《郑风子衿》主要通过内心独白刻画人物。

同中有异:两首诗都写了主人公等待时的焦灼不安,但因性别的不同而选用了不同的细节。《邶风静女》中“搔首踟蹰”写出男子的憨厚,《郑风子衿》中“挑兮达兮”写出女子的缠绵。

共同点:①对爱情的追求都大胆率真,绝不忸怩作态,表现出劳动人民纯朴的本色。

②风格朴实、清新。采用重章复唱,在一唱三叹中主人公的深情得以尽情地抒发。

七、小结

人生没有美好的爱情来支撑,这是最遗憾的。玫瑰花是美的,然而它如果开错了季节,是要枯萎的。如果缺少精心呵护,即使开对了季节,也是要凋谢的。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我想,静女,作为牧女;《氓》中的女主人公作为蚕娘,他们都是社会化的成人,而不是像我们这么大的在校生!祝愿同学们拥有生活的诗意!)

八.作业:把《邶风静女》改写为现代民歌。(要求:节奏鲜明,句式整齐。忠于原文,适当想象。语言通俗,平白如话。)

引导:提供余冠英先生的以诗译诗的改写,以其为模板。余冠英是诗经研究专家,他的版本堪称诗经最权威的版本。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改写:

水鸟儿关关和唱, 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 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 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 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 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 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 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 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 采菜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 娶她来钟鼓喧喧。

余冠英先生达情传神的今译——

幽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暗里躲着逗人找,害我抓耳又挠腮。

幽静的姑娘长得俏,送我一把红管草。我爱你红草颜色鲜,我爱你红草颜色好。

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怪。不是你草儿美得怪,打从美人手里来。

第8篇:传统婚俗之择吉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

让学生预习教材并发现问题;按分组任务,分别搜集我国传统习俗以及传统节日的由来及特点;传统民居;传统文艺;延续至今的中国传统思想的例子或图片资料等。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周杰伦?喜欢听他的歌吗?

生:喜欢。

师:那你喜欢他的哪些歌曲呢?

生:《千里之外》《东风破》《双截棍》……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周杰伦的《青花瓷》。

播放《青花瓷》mv片段

师:欣赏完这首歌之后,你从歌词和视频中发现了哪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呢?

(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都说的很好。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使得《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作词的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词描绘了传世青花瓷的古朴风采,加上周杰伦唱腔柔情古朴,略带江南戏曲雏形,这首歌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演绎得淋漓尽致。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历史的脚步,翻开一幅幅绚丽的画卷,去感悟和认识传统文化,以更好地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一起来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板书)

【讲授新课】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又有哪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呢?上节课我们已经给每个小组布置了搜集资料的任务。接下来就由各小组汇报成果。

首先,让我们有请第一小组的发言人来给我们讲述传统习俗的相关知识。

(第一组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看着同学们灿烂的笑容,仿佛还沉浸在节日喜庆的气氛中。学生时代最期盼的莫过于过节放假,我们有各种佳节“吃”的习俗,极大地满足了“吃货们”的味觉。像第一组的同学们列举的元宵节看花灯吃元宵、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习俗。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小组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有请。

(第二组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听完这位同学的讲述,你们感觉怎么样呢?简直就是一名专业导游。短短几分钟,带领我们,漫步于秀丽婉约的江南楼台,观赏了浓郁地方特色的福建客家土楼,感受了“冬暖夏凉”陕北窑洞和“草原白宫”的蒙古毡房。让我们尽享中国凝固艺术之美,叹为观止。下来轮到第三组的代表给我们展示成果了。

(第三组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第三组的同学们也是毫不逊色。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的国粹:京剧和国画,以及四大名著,带有地方特色的皮影戏,剪纸等等。讲到传统文艺,我们又不得不重提周董的中国曲风。乍听《青花瓷》歌曲名。眼前仿佛浮现出温婉的江南水墨画,一个撑伞的人影在袅袅炊烟中若隐若现,缓缓漫步于烟雨楼台之中。诗词化歌词,伴以传统民族乐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符合了中国古典文学要求的“含而不露之美”,温婉与平和,柔美与轻巧,成功笼络无数中年歌迷。整首曲子浸染了浓郁的中国风,让我们如痴如醉,沉迷其中。

请第四组的同学来展示一下成果。

(第四组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第四组的同学告诉我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儒家诚信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的中庸之道等等。儒家思想等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并且赢得了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追崇。

【过渡】四组同学成果展示得很充分很丰富。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形式与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正是对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的继承。

提问:说了那么多,什么是传统文化呢?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呢?

2.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第一,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带有民族色彩;第二,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渗透到各个领域;第三,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形成过程说明了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既然传统文化存在于现实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呢?

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课件】展示河洛民俗文化庙会相关图片:捏面人;二鬼摔跤;书法——“活”龙活现;踩高跷,舞龙等等。

【问题】(1)你能找出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河洛民俗文化庙会的书法,捏面人,木偶戏,踩高跷,舞龙等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艺。大红“福”字和大红灯笼等体现了中国的尚红的习俗,红色表达着强烈的生命感和旺盛的生命力,代表着喜庆、热烈与祥和。

(2)想一想,传统文化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

在今天的河洛文化庙会上,我们依然能够看到祖先遗留下来的各种民间文艺。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庙会中所呈现的中国传统习俗和文艺,是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自身的基本特征,而延续至今的。因此,我们说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但是,今天庙会的内容和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更具时代感。所以,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文化庙会从传统文艺和传统习俗的角度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今天,各民族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比如,台湾海峡两岸同胞“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过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和继承性的特点,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文化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请同学看一下两个材料。

2.传统文化的作用

【课件】

材料一:古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事各顺其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材料二:和谐社会并非没有差别,而是和而不同;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能够有效疏解人民内部矛盾、有力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社会和谐,最主要的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夯实社会和谐之基》

【问题探究】通过阅读以上两个材料,你能说说“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有怎样的关系吗?(学生讨论)

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

“和谐社会”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将“和”、“合”思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去掉其封建神化的内容,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顺应社会发展的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对“和谐社会”思想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如果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能够与时俱进,就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2)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会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

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哪位同学能列举这方面的事例呢?(学生自由发言)

既然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又可能起消极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

【问题】同学们,知道“十二孝”的故事吗?

【小故事】刻木事亲(课件展示)

【课堂讨论】在今天,我们应如何认识“孝”道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孝”里包含了尊老、敬老、养老等积极的一面,对此我们要继承与发扬。

“二十四孝图”中的“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故事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这些具体做法是不可取的。

所以,对待包括“孝”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的、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课堂小结】学完本节课后,同学们都收获了些什么?(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本节课知识结构图)

【教师寄语】中华民族经历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人间正道是沧桑”,今天我们已经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要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中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长风破浪会有时”,就一定能够再创中华文化明天的新辉煌!

【巩固练习】

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以一种非常感性的方式进入《论语》,又以感性的方式,并且借助熟悉的传播学的东西,把《论语》解释成当今的故事。这体现了()

a.继承传统文化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必须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

d.传统文化只能借助现代传媒弘扬

2.“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b.较强的保守性

c.相对的稳定性d.鲜明的民族性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节日,近年来,随着洋节的兴起,在许多青少年中年味越来越淡。但在许多国家中,中国的春节却越来越受到欢迎。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年味”变淡的看法。

答:(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年味、年俗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交替而与时俱进。春节某些习俗的改变,顺应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是必然现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因此西方节日在国内盛行,“年味”变淡,也是正常现象。

(3)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还必须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以增强民族凝聚力。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年味”变淡的看法。

第9篇:传统婚俗之择吉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